花影撩为衣上云,澹黄斜月似斜曛。
远天无翳山都白,密院多香鸟亦醺。
夕气能澜空处满,初篁作佩定中闻。
熨人梦思宜湘簟,不梦湘君梦鄂君。

密院

花影撩为衣上云,澹黄斜月似斜曛。

远天无翳山都白,密院多香鸟亦醺。

夕气能澜空处满,初篁作佩定中闻。

熨人梦思宜湘簟,不梦湘君梦鄂君。

注释:

  • 《密院·花影撩为衣上云》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花影、斜月、山峦和竹林的景象。
  • “花影撩为衣上云”形象地表达了夜幕降临时,花朵的影子仿佛在衣袍上飘动,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
  • “澹黄斜月似斜曛”则描绘了月光下,斜阳的余晖洒向大地,使得一切都显得朦胧而美丽。
  • “远天无翳山都白”形容天空清澈,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白色的山峰与夜色融为一体。
  • “密院多香鸟亦醺”则展现了密院中花香四溢,鸟儿也沉浸在这香气之中。
  • “夕气能澜空处满”形容夕阳的余辉如同波澜般洒满了整个空旷的地方,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感觉。
  • “初篁作佩定中闻”则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初生的竹叶比作佩戴着的玉佩,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
  • “熨人梦思宜湘簟,不梦湘君梦鄂君”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虽然梦中没有梦见故乡的亲人,但心中却充满了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诗中的景物既有大自然的元素,如花影、月光、山峦和竹林,也有人文的元素,如香炉和竹器。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诗的首句“花影撩为衣上云”便抓住了夜晚的特点,用“花影”、“衣上云”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接着,第二句“澹黄斜月似斜曛”继续延续了这一主题,通过对月亮形状的描述,传达出夜晚特有的静谧与神秘感。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在第三句“远天无翳山都白”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的景象。这里的“无翳”一词表达了山峦的清晰可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都白”则形容了山峦在月光下呈现出的白色,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简洁而明快。

第四句“密院多香鸟亦醺”则将焦点转向了密院中的香炉和小鸟。这里,诗人通过“多香”一词表达了密院中香气扑鼻的场景,而“亦醺”则形象地描绘了小鸟在香气中陶醉的样子。这种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密院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熨人梦思宜湘簟,不梦湘君梦鄂君”则是诗人对于梦境的抒发。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梦中的场景与现实中的湘簟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不梦湘君梦鄂君”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同时,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抒发,表达了对故乡的情感和对亲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