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三十本,幺凤有春巢。
桐色搀鲜翠,霜华冻暗苞。
帘疏云自漏,磴仄月微凹。
料想湔裙节,啼莺惯笛淆。
【注释】:
信宿北墅即事十一章 其五:
牡丹三十本,幺凤有春巢。
桐色搀鲜翠,霜华冻暗苞。
帘疏云自漏,磴仄月微凹。
料想湔裙节,啼莺惯笛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初秋景物的诗作,以牡丹、桐叶、月华、云影、鸟鸣等作为描写对象,形象地展现了一幅清丽雅洁的水墨画。
首联“牡丹三十本,幺凤有春巢”,以数量词“三十”点出春天牡丹花盛开的景象,“幺凤”代指小燕子,“有春巢”表明此时正是燕子筑巢的季节。诗人以“春巢”比喻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赞美。
颔联“桐色搀鲜翠,霜华冻暗苞”,通过色彩对比手法描绘了桐树和菊花在初秋时节的风貌。桐树上的绿叶与菊花上的花朵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搀鲜翠”形容桐树的颜色鲜艳,如同翡翠一般;“冻暗苞”则描绘了菊花在霜降后依然绽放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动静的结合,生动地勾勒出了初秋时节的自然风光。
颈联“帘疏云自漏,磴仄月微凹”,以“帘疏”和“磴仄”两个意象,巧妙地展现了初秋的景色。“帘疏”是指窗帘稀疏,透进一缕缕阳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磴仄”则描绘了石阶上的影子弯曲不平,显得有些崎岖。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传达了诗人对初秋景色的喜爱之情。
尾联“料想湔裙节,啼莺惯笛淆”,“料想”是猜测的意思,诗人通过想象自己在初秋时节穿着裙子游玩的场景,以及听到黄莺啼叫和笛音交错的声音,展现了初秋时节的美好氛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初秋时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