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村山作岸,聚宅水为乡。
沙鸟娴舟路,人烟合暮光。
暗潮平欲涨,老树郁相望。
定有伤时客,逃名托种桑。

解析:

第一联:对村山作岸,聚宅水为乡。

注释与赏析:

  • “对村山作岸”:形容山如同天然的屏障,将村庄围绕。
  • “聚宅水为乡”:指水流环绕着村落,形成了乡村的环境。
  • 赏析: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景象,通过自然元素(山、水)来强调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氛围。

第二联:沙鸟娴舟路,人烟合暮光。

注释与赏析:

  • “沙鸟娴舟路”:描述了沙滩上的鸟类在船只经过时不惊飞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平和。
  • “人烟合暮光”:指傍晚时分,村落里炊烟袅袅上升,与夕阳的光芒相互映衬。
  • 赏析: 此联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平静与美丽,同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第三联:暗潮平欲涨,老树郁相望。

注释与赏析:

  • “暗潮平欲涨”: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潮水的上涨。
  • “老树郁相望”:指岸边的老树高大、茂密,它们在视线中相互交错,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赏析: 这联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特别是对老树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第四联:定有伤时客,逃名托种桑。

注释与赏析:

  • “定有伤时客”:可能是指那些因不满现实而选择逃避的人。
  • “逃名托种桑”:用种植桑树来寄托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愿望,这里的“种桑”不仅仅是字面意义,还可能有象征意味,如比喻为种植理想、追求等精神性的事物。
  • 赏析: 这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既向往逃离现实的喧嚣,又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多次出现,成为其独特的风格之一。

综合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光画卷,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沙鸟”、“老树”、“人烟”、“暗潮”等意象都富有象征意味,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美感。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