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缘劳思苦,静觉众繁生。
侧耳邀疏漏,摊书泥寂檠。
迟徊逢月上,萧索转愁平。
露气周檐白,一乌相向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夜起》。
动缘劳思苦:因为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思念。
静觉众繁生:在安静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繁杂和纷扰。
侧耳邀疏漏:侧着耳朵倾听窗外的风声和月光。
摊书泥寂檠:摊开书本,沉浸在寂静的环境中。
迟徊逢月上:徘徊在月光下,等待月亮升起。
萧索转愁平:随着时间的流逝,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露气周檐白:屋檐下的露水晶莹剔透,如银丝般垂落。
一乌相向鸣:一只乌鸦在天空中飞翔,发出清脆的叫声。
译文:
夜里醒来,思绪万千,心绪不宁;静坐时,感受到生活的喧嚣与纷扰,仿佛一切事物都在耳边响起。我侧耳倾听窗外的风声和月光,试图寻找一丝慰藉。于是,我摊开书本,沉浸在寂静的环境中,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了下来,仿佛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这时,屋檐下的露水晶莹剔透,如同银丝般垂落,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一只乌鸦在天空中飞翔,发出清脆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以夜起为契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从“动缘劳思苦”到“静觉众繁生”,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而“侧耳邀疏漏”,“摊书泥寂檠”,则描绘了诗人在静谧中的孤独与沉思。最后,“迟徊逢月上”,“萧索转愁平”,以及“露气周檐白,一乌相向鸣”,都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纷扰时,内心的转变与平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