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云作緅色,电影射津门。
雨挟荒沙去,风追鸷鸟奔。
秋光归敛肃,夕气接浑沦。
秉烛谁能寐,床床屋漏痕。
诗句释义:
- 层云作緅色,电影射津门。
- 层云:指的是天空中的浓密云层,颜色为白色,形状像被加工过的布料。
- 緅色:形容云的颜色如同经过处理的布料一样,洁白而光滑。
- 电影:在这里可能是指光线照射下来,形成的效果。
- 射津门:津门是古代城市或关口的名称,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
- 雨挟荒沙去,风追鸷鸟奔。
- 雨挟:指雨水携带着泥沙一起落下,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和沙土混合的情景。
- 荒沙:荒凉的沙地,可能是由于干旱或其他原因导致土地贫瘠。
- 风追:风在后面追赶,形容风速很快。
- 鸷鸟:凶猛的鸟类,可能是在描述某种强烈的动作或状态。
- 秋光归敛肃,夕气接浑沦。
- 秋光:秋天的阳光,可能是指夕阳或者晨曦等自然景象。
- 敛肃:收敛、严肃,形容秋天阳光的强烈和庄严。
- 夕气:傍晚的气息,可能是指黄昏时的天空或气候。
- 接浑沦:连接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形容自然景象的连贯和统一。
- 秉烛谁能寐,床床屋漏痕。
- 秉烛:拿着蜡烛,表示晚上或夜晚。
- 谁:疑问词,用来反问,表示疑问的语气。
- 床床:重叠使用,形容床的数量多,也暗示着房间的拥挤。
- 屋漏痕:屋檐滴水的痕迹,形容家中贫穷或简陋的生活状态。
- 译文:
- 天边云朵洁白如纱,阳光照耀下形成美丽的光影。
- 雨水与沙土一同落下,风在追赶着疾飞的鸟儿。
- 秋天的光芒收敛得更加肃穆,傍晚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浑然一体的感觉。
- 手握蜡烛的我难以入睡,屋里到处都是破损的痕迹。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秋日景色。从“层云作緅色”到“夕气接浑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庄重的氛围。
- 在表达情感方面,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来间接表达内心的感慨。例如,“雨挟荒沙去”和“风追鸷鸟奔”分别描绘了自然界中风雨的力量和生物的活力,这些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壮丽。
- 最后两句,诗人用“床床屋漏痕”来形容自己生活的艰辛和简朴。这里的“床床”不仅指床上的床铺,也暗示了家中的贫困状况。而“屋漏痕”则形象地描绘了家破败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境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