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嫌僧态俗,饭后木兰来。
花界经坛敞,天梯笋阁开。
浪传云启瑞,几见佛逃灾?
上地豪家宅,秋坪剩舄苔。

楞严寺

《楞严寺》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李郢,字楚望,长沙人,唐宣宗大中年间进士,曾任侍御史、吏部郎中等职。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语言简练,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通过描绘楞严寺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诗句释义:

  1. 夙嫌僧态俗:一直以来我都厌恶僧人那种世俗化的形象。
  2. 饭后木兰来:饭后木兰指吃完饭后,像花儿一样美丽动人的女子来访。
  3. 花界经坛敞:在花界(即园林)中的经堂(佛寺里的讲堂)敞开,意味着欢迎各位前来参拜学习。
  4. 天梯笋阁开:比喻寺庙如同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天梯,而寺庙中的阁楼则如同嫩笋破土而出,生机盎然。
  5. 浪传云启瑞:传言说云彩聚集时会预示吉祥之兆,表示寺庙中的和尚们虔诚修行,希望佛祖保佑。
  6. 几见佛逃灾:几乎每次看到佛祖都在躲避灾难,这反映了寺庙中和尚们的虔诚与信仰。
  7. 上地豪家宅:位于上好的土地上的豪门府邸。
  8. 秋坪剩舄苔:秋天的时候,庭院里只剩下了被雨淋湿的鞋印和潮湿的苔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

译文:

我向来不喜欢僧人那种过于世俗的形象,他们吃饭后就像花儿一样美丽动人,来到我这里参观学习。
花界的经堂已经开放,迎接各位前来参拜学习。
寺庙就像高耸入云的天梯,其中阁楼如同嫩笋破土而出,充满了生机。
传言说云彩聚集时会预示吉祥之兆,表明寺庙中的和尚们虔诚修行,希望佛祖保佑。
几乎每次看到佛祖都在躲避灾难,这反映了寺庙中和尚们的虔诚与信仰。
位于上好的土地上的豪门府邸。
秋天的时候,庭院里只剩下了被雨淋湿的鞋印和潮湿的苔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

赏析:

这首诗以“楞严寺”为主题,通过对寺庙的描写,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诗中的“楞严寺”既是一座宗教圣洁之地,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交流心得的场所。诗人通过描绘寺庙内外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敬仰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两面,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