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正遗绪以自恢其材,只手扶危,干国允酬千载遇;
负中外盛名而未竟所志,鞠躬尽瘁,饰终荣被九重褒。
【注释】
挽曾纪泽联:此诗是悼念曾纪泽的挽词。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号梦瞻,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曾任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
遗绪:遗留下来的事业或事业的余波,指曾国藩的事业。
恢:振兴。
干国:为国家效力。
允酬千载:允,应;酬,酬报,报答。千年,极言其久。
中外:对内对外的,泛称。这里指中国和外国。
盛名:极高的声誉。
未竟:没有完成。
所志:志愿,愿望,即“所愿”。
荣被:荣光照耀;褒扬。
九重:皇宫的外门叫九重,这里借指朝廷。
赏析:
此诗为悼念曾纪泽所作。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人敬佩。曾纪泽是他的长子,也是清朝的一位重要官员。在这首诗中,作者以挽联的形式表达了对曾纪泽的怀念之情。
作者开篇就点明了曾纪泽的生平事迹。“广文正遗绪以自恢其材,只手扶危,干国允酬千载遇”,这是对曾纪泽生前为国家效力的赞誉。他曾担任过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务,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里,“遗绪”是指曾纪泽留下的事业或事业的余波,“恢其材”则是指振兴其才华。“只手扶危”则是说曾纪泽用自己的力量来拯救危难之中的国家,而“干国”则是指为国家效力。最后一句“干国允酬千载遇”,则是说曾纪泽为国效力的功绩得到了千载不遇的认可。
作者转向了对曾纪泽未尽之事的哀悼。“负中外盛名而未竟所志,鞠躬尽瘁,饰终荣被九重褒”,这是对曾纪泽未能完成心愿的同情。虽然曾纪泽有着国内外的盛名,但他的志愿却未能实现。这里的“未竟所志”可以理解为他未能完成自己的愿望或者理想,而“鞠躬尽瘁,饰终荣被九重褒”则是说他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获得了朝廷的褒奖。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既赞扬了曾纪泽的卓越才能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又对他未能完成心愿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惋惜。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