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发秋吟,乘闲爱远寻。
泉声寒漱石,香气夜归林。
古屋青萝挂,残碑碧藓侵。
低回不能去,徒抱住山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在游览常泰寺时所作。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分为四个四言短句。每个四言短句中,前两个词语分别作为一个意象,后两个词语则构成一个并列的关系。
第一组:红树发秋吟,乘闲爱远寻。
- 红树:指常泰寺周围的树木,秋天叶子变红。
- 秋吟:秋天的吟咏。
- 乘闲:闲暇时光。
- 爱远寻:喜欢远足寻找。
第二组:泉声寒漱石,香气夜归林。
- 泉声:泉水的声音。
- 寒漱石:泉水冲刷石头发出的声音。
- 香气夜归林:夜晚山林间弥漫的花香。
第三组:古屋青萝挂,残碑碧藓侵。
- 古屋:古老的房屋。
- 青萝挂:青色的藤萝挂在屋檐上。
- 残碑:倒塌的碑石。
- 碧藓侵:苔藓覆盖着石头的表面。
第四组:低回不能去,徒抱住山心。
- 低回:徘徊不前的样子。
- 不能去:无法离去。
- 徒抱住山心:只是抱着对山的依恋之情。
整体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常泰寺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红树发秋吟,乘闲爱远寻”描述了作者在秋日里漫步于常泰寺,欣赏着红叶和秋风中的宁静。颔联“泉声寒漱石,香气夜归林”表现了泉水清凉、花香袭人的景象。颈联“古屋青萝挂,残碑碧藓侵”刻画了古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末联“低回不能去,徒抱住山心”表达了作者留恋不舍的情感,以及对这座山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