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凤芝
【注释】 春晚:春末。题塔:在塔上题诗。塔映村:指塔影映入村落的景色。蕙:即兰花。人眠花气中:指人在梦中,被花香所包围。 非自雨:不是由于雨水。 拖平碧:拖曳着平展的青绿色。 清磬(qìng):佛寺中敲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几声:一、二声。 空:虚静。 赏析: 此诗写诗人春日登高赏景时,触景生情的闲适心境。前两句写塔影与村庄的交相辉映,后两句则写游兴未尽而归途中的感受。 首联“一榻蕙千丛”
澹宁馆 高阁何清幽,湖光在檐角。 萧萧叶响阶,俯视千尺竹。 闲云出湖边,一半抱山足。 碎石落空树,树包石为腹。 时闻落子声,巉峰作棋局。 长啸临碧空,斜阳去何速。 注释: 1. 澹宁馆:指一种宁静的居所,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2. 高阁:指的是高耸入云的楼阁,形容其建筑之高。 3. 何清幽:多么清静、幽雅。 4. 湖光在檐角:湖水的光辉映照在楼阁的屋檐上。 5. 萧萧叶响阶
【注释】 管社山庄:在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境内。 小园傍山麓(lù):小的园林紧挨着山麓。 游人行屡迷(mí):游客行走时多次迷路。 奇石互参错:指奇特的石头参差不齐,参差错落。 崖断石不落:崖壁断裂,但石头却悬空而不掉下。 分茵(yīn)坐其颠(diān):坐在岩石上。分茵,席子。颠,高的地方。 漠漠(mò):模糊不清的样子。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景状物,生动传神,清新俊逸
太湖遇风 水势何浩浩,大风起震泽。 涛涌欲断岸,湍急碎日色。 连山束两旁,横波不能溢。 万古荡其崖,土尽见山骨。 回思发棹初,湖面波光碧。 归舟未移时,涛头已千尺。 心自轻江潭,身已苦反侧。 归来卧匡床,犹似风湍激。 注释: 太湖:指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 何浩浩:形容水势浩大。 大风起:形容风很大。 涛涌欲断岸:波浪汹涌,好像要把岸边的堤坝冲垮。 湍急碎日色:水流湍急
题惠山文昌宫 凿翠开灵宫,低墙补山缺。 下有流泉深,澹然静而洁。 入山不见山,探奇在一室。 高阁忽登临,槛外峰崒屼。 丛桂生石间,根与石为一。 境寂无人声,遥望云一抹。 怅然忆先人,手痕在石碣。 注释: - 凿翠开灵宫:用凿子雕出宫殿的形状。 - 低墙补山缺:低矮的围墙填补了山的缺口。 - 下有流泉深:下面有流动的泉水很深处。 - 澹然静而洁:显得平静而清洁。 - 入山不见山
黄公涧 一水划两山,涧狭水逾壮。 乱石遏其流,石碎浮作浪。 下归小池深,千尺雷声放。 何时居此山,抉土洗青嶂。 【注释】 - 黄公涧: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的一个自然景观,因唐代诗人黄颇而得名。 - 一水划两山:指一条河流穿过两座山峰,形成壮观的景色。 - 涧狭水逾壮:形容水流狭窄而显得更加壮观。 - 乱石遏其流:形容山涧中有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 - 石碎浮作浪
注释: 1. 三面耸奇峰,缺处危楼补。 三面耸:三面高耸。耸:耸立。 缺处危楼补:山崖的缺口处用一座高楼来补。 2. 窗对石门开,墙连岫色古。 对:面对。 岫:山峦。色:颜色。 古:古老、历史悠久。 3. 涧水流不息,洗净山无土。 涧水:山谷中的流水。 洗:洗刷、冲洗。 山无土:指山上没有泥土。 4. 阶前一片云,散作四山雨。 阶前:台阶前面。 一片云:一片白云。 四山雨:四周的山都下雨了。
【注释】华藏山:在四川峨眉山。半天青:天空一半为青色。入山忽已失:进入华藏山后,仿佛一下子丢失了什么东西。苍润岚可悦:山上的云雾苍苍润润,使人感到愉悦。 【赏析】此诗写游人登华藏山所见美景,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因仕途失意而郁郁不乐的情绪。全诗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意境优美,语言简练
尚友堂 精舍五湖边,堂前耸绝壁。 徐步随涧曲,一洞杳然黑。 阴气森逼人,前岁雪犹积。 侧身穿峡罅,岚重无日色。 路穷渐有光,洞口乳峰塞。 落叶寂无声,足音响山石。 登高瞰波光,何处渔舟笛。 译文: 尚友堂位于五湖之畔的幽静处, 其前是高大险峻的绝壁。 我在小径上缓步行走, 穿过一个深邃黑暗的洞穴。 四周充满了冷气和压抑的气息, 去年大雪还未消融。 我侧身钻过狭窄的峡谷缝隙,
一榻蕙千丛,人眠花气中。 梦寒非自雨,香远不禁风。 曲涧拖平碧,深林满落红。 几声清磬响,唯觉客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