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克坚城,当年手定河山,勋业遍寰区,薄海东西,方资震慑;
三朝隆柱石,此日身骑箕尾,讴思悲楚些,大江南北,如丧私亲。

【注释】

百战克坚城:百战百胜,攻下坚固城池。

方资震慑:才能使敌国畏惧、震慑。

三朝:指清王朝建立之初的三个朝代,即顺治、康熙和雍正。

身骑箕尾:比喻身居高位或地位显赫。

讴思悲楚些:歌颂哀悼之情。

【赏析】

《挽曾文正公》是曾国藩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写的一篇祭文,其中“百战克坚城,当年手定河山,勋业遍寰区,薄海东西,方资震慑;三朝隆柱石,此日身骑箕尾,讴思悲楚些,大江南北,如丧私亲”等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百战克坚城”,是写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以来取得的辉煌战果。“当年手定河山”,“手”字,是曾国藩自谦之词,意思是“当年手定河山”,实乃他人之功,自己只是尽了一点力而已。“勋业遍寰区”,“勋业”,功勋与业绩。“勋业遍寰区”,意谓自己的功勋卓著,遍及全国。“薄海东西”。薄海,大海。“薄海东西”,意谓其功勋及于四海之内,无远弗届。“方资震慑”,才得民心安定、天下太平。“方”,刚刚。“资”,助也。“方资震慑”,才得民心安定、天下太平。“百战克坚城”,是说曾国藩百战百胜,攻下坚固城池。“当年手定河山”,是说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勋业遍寰区”,是说曾国藩的功名卓著,遍及全国。“薄海东西”,是说曾国藩威名远扬,遍及四海。“方资震慑”,才得人心安定、天下太平。

“三朝隆柱石”,是写曾国藩在清朝初年的政治功绩。“三朝”,是指清朝建立初期的三个朝代,即顺治、康熙和雍正。“隆柱石”,意为崇高如柱石。“此日身骑箕尾”,“骑箕尾”,语出《易经》,传说中黄帝死后升天,其臣子们乘龙升天,而帝尧则乘着箕星和尾巴上升。《史记索隐》引《尚书大传》云:“黄帝即位,凤皇以辛鸟至,御于轩前,群臣咸见,唯留太子刘发在。是时刘发侍于侧,曰:‘吾有所感矣!’遂上入帝宫。帝骖乘焉,遂不得去。”后人据此作诗赞美帝尧之贤德。“三朝隆柱石”,“三朝”,指清朝建立之初的三个朝代,即顺治、康熙和雍正。“此日身骑箕尾”,“此日”,即这一天。“身骑箕尾”,意谓身居高位,如骑在天上飞翔的龙尾之上。

“讴思悲楚些”,是说颂扬怀念之情。“大江南北”,泛指全国各地。“如丧私亲”,意谓如同丧父一般悲痛。“私亲”指父母,此处用作动词,意为像失去了亲人一样悲痛。

这首诗是一篇悼念曾国藩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的丰功伟绩,赞扬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诗人又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高度赞誉了曾国藩的卓越才能和伟大贡献,表达了对他深切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