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采芬姿相点缀;珊瑚玉树交枝柯。
【注释】:
珊瑚林联:珊瑚树成林,枝叶交加,互相衬托。
艳采芬姿相点缀:鲜艳的花朵和芬芳的香气互相映衬。
珊瑚玉树交枝柯:珊瑚树上的树枝交错着。比喻男女欢合。
【赏析】:
《珊瑚林联》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珊瑚林联”形容珊瑚树成林,枝叶交加,互相衬托的景象,以喻男女欢合,富有情趣。全诗构思巧妙、新颖别致,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流畅。
艳采芬姿相点缀;珊瑚玉树交枝柯。
【注释】:
珊瑚林联:珊瑚树成林,枝叶交加,互相衬托。
艳采芬姿相点缀:鲜艳的花朵和芬芳的香气互相映衬。
珊瑚玉树交枝柯:珊瑚树上的树枝交错着。比喻男女欢合。
【赏析】:
《珊瑚林联》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珊瑚林联”形容珊瑚树成林,枝叶交加,互相衬托的景象,以喻男女欢合,富有情趣。全诗构思巧妙、新颖别致,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流畅。
宛委山房联(原诗): 水石有余态,凫鹥亦好音。 鸟语林塘静,云生栋宇阴。 风入松声起,月来波气深。 何须远游去,吾爱此山心。 注释: 1. 宛委山房联: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 水石有余态:指的是水边石头上有着多余的姿态,形容景色优美。 3. 凫鹥亦好音:指的是野鸭和鸥鸟也发出美妙的声音,表达诗人对自然界和谐之声的喜爱。 4. 鸟语林塘静
薜萝水榭联 云生涧户衣裳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注释:薛荔与萝茑缠绕在水边的亭阁上,好像衣服一样透湿。涧户,指瀑布的水流从岩石上溅起的飞流,如人的衣服一般。衣裳润,即衣袂沾湿之意。风带着潮声,吹拂着枕头和席子都很凉爽。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夏日的景色。首句写山中水榭的景致,用“云生涧户”来形容瀑布的气势,形象生动。第二句写自己身处其中的情景,衣袂沾湿却感觉清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注】怀仙:怀念神仙。 白云明月偏相识;行:步行,行走。赋诗:写诗,创作诗歌。乐未央:快乐无穷无尽。 我与白云和明月特别相知;我们行走在酒桌上吟诗作赋,快乐无边无际。 赏析: “白云明月偏相识”,白云和明月,是自然界中最纯净、最美好的事物,也是作者所向往和追求的意象。白云象征着高洁的品质,明月则代表着清辉的人格。二者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好的自然画卷,也寓意着作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注释】 绿:指柳叶。杨城:即杨柳城的别称,泛指京城。城郭:城墙和四郊。厅联:厅堂中的对联。厅堂是古代官员处理政务的地方。联:指上、下两行文字排列在一起的叫对联。晚:傍晚时分。楼上:楼中。花枝:指鲜花。拂座红:指花枝摇曳在座位上,好像有红色的东西拂动。 译文 城里城外的杨柳颜色向桥上晚时;楼上的花枝摇曳在座位上好像红色的东西在颤动。 赏析 《杨柳枝》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注释:桃花盛开的池馆联,千树桃花万年药。 秋水半潭一房山,形容风景秀美。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桃花、秋水、房山三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优美的画面。同时,诗人运用了“桃红柳绿”、“碧波荡漾”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景物的美丽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此外,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之情
【注释】: 契秋阁联:在秋天的晚上,登上了高阁。 渚:水边。 花张素锦;荷花像铺开的白绸子一样美丽。张:铺张,展开。 素锦:白色的丝质锦缎。 月桂朗冲襟:月光洒在衣襟上,像月桂枝叶那样灿烂夺目。 朗:明亮。 冲:照耀,闪光。 襟:衣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作者以“秋”和“月”两个意象,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晚秋夜景。前两句描写了晚秋时节,诗人在高高的阁台上,欣赏着美丽的荷花
注释:香悟亭的对联,在潭边竹子之间飘动;天香云外飘。 赏析:这是一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楹联,是一首写景诗。上句“潭影竹间动”,描绘了竹影摇曳,映入潭水之中,形成动静相宜之美的画面;下句“天香云外飘”,描绘了香气四溢,飘散到天空中的景象。整副楹联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注释:紫阁丹楼,指代的是高官显贵。纷照耀,形容这些建筑的灯光灿烂。桃溪柳陌,指的是美丽的风景名胜地。经过,表示可以游览。 赏析:诗人以“船房联”来表达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他希望远离官场,享受生活的美好。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涵虚阁联,圆潭写溪月;华岸上春潮”,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再结合注解,分析诗人的情感。 “涵虚阁”三字为全诗之眼,是全诗的枢纽,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从字面上看,“涵”“虚”二字都含水意,而“虚”与“潭”同音,因此“涵虚”就是“潭”;从词意上看,“涵”有包容、包含之意,“虚”是空、无、假的意思,“涵虚”则是指“空潭”
注释: 水明楼联,即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两句。盈手水光:形容水面上晶莹的波光,好像能捧在手上。寒不湿:寒冷的天气里,这水也不冻结。入帘花气:指花的气味飘进了窗帘。梦难忘:梦中的美景令人难以忘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及由此产生的联想。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是描写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晴天的西湖面波平如镜,水光闪动,十分好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全诗,了解诗意,把握诗情;然后要逐句分析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最后要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此诗写景抒情,首联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颔联描绘虹桥翠屏相映成趣的景象,颈联写“水”“桥”的动态变化,尾联以“迎翠楼”收束,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 【答案】 ①金:指水流的颜色;涧:山涧。②转:转动,移动。③翠:深绿色的美名
【注释】: 锦镜阁联:指《对韵歌》中“锦镜”句的上下联。 兼:通“嵌”,镶嵌的意思。 过:同“渡”。 非铸复非熔:不是铸造,也不是熔化。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上句说可居住又可供过往,下句说既不是铸造又不是熔化。 这首诗是作者在《对韵歌》里“锦镜”句中的上下联。“锦镜”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词。它既指镜子,也可引申为镜匣、镜架等。所以,“锦镜”二字也就成了这首诗的关键词。 “可居兼可过”
面水层轩联: 面,面对着;水,指水面;层轩,高楼的轩窗。联,对联。这句的意思是面对着水面的高楼轩窗,春烟缭绕。 春烟生古石: 生字作“生出”讲,春天的烟雾在古老的石头上缭绕。 疏柳映新塘: 疏柳,稀疏的柳树;映,倒影;新塘,新的池塘。这句的意思是稀疏的柳树在池塘的倒影中摇曳。 注释: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首七言长篇歌行。此诗先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江月夜图
【注释】 舣舟亭联:停船亭联。 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烟霞:云雾和彩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停船时,看到水边景色,有感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写诗人停泊于停船亭旁的江边。“阶墀近”指台阶靠近江边的石砌平台或小道。“洲渚”,指江中沙洲。“烟霞”即云雾和彩霞。“洲渚”,指江中的沙洲,这里指江中沙洲上的景色。 次句写诗人在停船亭上远眺所见之景。“来往”,指人来人往,车马行人
紫云盛宝界:紫云,即紫色的云彩;盛,盛大、丰富;宝界,指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 彩舫入花津:彩舫,彩色装饰的船;花津,指鲜花盛开的地方。 注释:这首诗的意思是,在紫云之中,有一片充满宝物的世界,彩色的船驶入了鲜花盛开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丽堂皇的景象。诗人用“紫云”和“彩舫”这两个关键词,生动地描绘了天空中的美丽云彩和船上的美丽花朵,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注释】圆屋:即“华屋”,华丽的房子,指诗人的住所。联:即“对”或“联句”。莲叶:即“莲子”,莲花的果实。晨斋:早晨的斋戒,这里指早晨读书时听水中的声音而悟道。 【赏析】这是一首写诗作对之作。首句以莲叶比喻诗人的高洁品格,第二句则借水声来喻指诗人的清高志趣。全诗以“莲叶”和“水声”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追求高洁、远离尘世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