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议多救时之策,而兴学尤殷,今日遽骑箕,一哭同为天下恸;
德望乃清流所归,更求贤若渴,昔年惭荐鹗,不才深负我公知。
【注释】挽张百熙联:指为张百熙写的挽诗。张百熙,字锡銮(1860~1937),号石曾,河南固始人。清末民初教育家、诗人。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总长。
奏议多救时之策,而兴学尤殷——皇帝的诏谕中,有很多挽救国家危亡的策略,但振兴教育的紧迫性更大。
今日遽骑箕,一哭同为天下恸——如今你突然去世了,我悲痛欲绝,全国人民都会为你伤心。
德望乃清流所归,更求贤若渴,昔年惭荐鹗,不才深负我公知——你的德行和声望是清廉正直之士的楷模,你还在寻找贤能之人,以前我惭愧地向你推荐过人才。
【赏析】此诗写于戊申年(公元1908年)冬,当时作者正在北京任学部右侍郎。张百熙是清朝末年的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有“清流派”代表之称。他主张变法维新,提倡教育革新,反对顽固派阻挠新法推行,并积极倡导发展实业。其为人公正无私,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此诗表达了对张百熙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