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转机,如闻宗泽渡河,赍志不忘临命日;
生无言责,太息刘蕡下第,抗章难得汗颜人。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题目是“挽高凤岐联”,第一句“国有转机”是起首之句。第二句紧接上句而来,写国势好转,有如闻宗泽渡河,赍志不忘临命日;第三句“生无言责”承接二句而来,写自己生不逢时,抗章难得汗颜人。
全诗以议论入诗,用典恰当。
【答案】
译文:国家出现了转机,好像听到宗泽渡河,怀着壮志不忘临终遗言之日;人生无法有所作为,叹息刘蕡下第,抗章难以得到皇帝的赏识。
注释:
①宗泽:南宋名将,字德远,卫州滑县(今河南省滑县)人。他主张抗金,反对和议。曾率军北伐,收复黄河一带失地。但不久被调任京城宿卫官。公元1128年(靖康二年)金兵攻汴京(今开封),宗泽力主坚守。宋钦宗听信奸臣谗言,撤换宗泽为江、淮宣抚使。后来因受投降派诬陷而被迫自杀。②宗泽渡河:指宗泽在黄河岸边与金兵作战的事。③赍志:怀恨于心。④临命日:临死前的一天。⑤太息:长叹,表示惋惜之情。⑥刘蕡:唐代谏议大夫,字子羽,东平郡(今山东东平)人。唐穆宗大和八年(834年)登进士第。后因直言劝谏,被斥逐回乡,不得重用。⑦抗章:指抗疏,指上书皇帝。汗颜:惭愧无地的样子。⑧转机:形势出现转机。⑨济:渡口。⑩临命日:临死之前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