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武功县,明当太白山。
雪从何代积,春到几时还?
清霁迥晴昊,高寒指翠峦。
军行休鼓角,风色正愁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把握其思想主旨及情感基调;然后逐句进行赏析,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艺术手法及其效果;最后要结合诗句的内容和形式特点作答。
此诗写于诗人出使安南途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首联“百里武功县,明当太白山”,点明此行目的地为武功县,并直接点出“太白”二字,表明此行目的是前往长安朝觐皇帝,以献颂表。颔联紧承上文而发,“雪自何代积,春到几时还?”两句问中见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颈联“清霁迥晴昊,高寒指翠峦”写景,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豪迈的胸襟。尾联“军行休鼓角,风色正愁颜”写景,抒发了作者的忧愁之情。整首诗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弘磅礴,格调慷慨激昂,风格雄健奇崛,表现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答案】
译文:从百里之外来到武功县,明天就到达长安。不知雪何时开始积累,春天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天晴气朗万里无云,高山上白雪皑皑。军队停止吹奏号角旌旗,风起时使人愁苦。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律,诗人出使安南途中所作。前四句写自己从武功县出发,第二天即抵达长安。中间两联则通过设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后四句写旅途所见景色和自己的感受,流露出诗人的忧愁之情。全诗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弘磅礴,格调慷慨激昂,风格雄健奇崛,表现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译文:从百里之外来到武功县,明天就到达长安。不知雪何时开始积累,春天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天晴气朗万里无云,高山上白雪皑皑。军队停止吹奏号角旌旗,风起时使人愁苦。赏析:这是一首七律。首联点出此次出行之目的。二联借问雪何时积、春何时回来寄托自己的忧虑之意。三联描写了壮丽的山川,四联表达了内心的忧愁。全诗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弘磅礴,格调慷慨激昂,风格雄健奇崛,表现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