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无门户,论文章有本原,况逢中外多艰,尚赖猷询黄发老;
为乡国惜耆英,为士林痛师表,岂但春秋佳日,独怀乡曲素心人。
【注释】
挽郭嵩焘联: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卒于光绪七年(1881)。有《筠仙笔记》、《筠仙杂著》等。
论学术无门户,论文章有本原:指学术没有门派之分,文章的源头是自然。
况逢中外多艰:指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尚赖猷询黄发老:指国家危难之际,还有一位年事已高的黄发老人(即黄庭坚)在为国出谋划策。
为乡国惜耆英:指对那些年高德劭的人要多加珍惜。
为士林痛师表:指对那些德才兼备的人要敬重。
岂但春秋佳日:指不仅在美好的季节里。
独怀乡曲素心人:指怀念那些纯朴善良的百姓。
【赏析】
这是一副挽联,用词讲究,意蕴深刻,堪称佳作。上联“论学术无门户”与下联“为乡国惜耆英”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于学术自由、人才尊重的思想;下联“为士林痛师表”与上联“论文章有本原”相呼应,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这副挽联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和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