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杜唐人一义山,体兼昌谷恨幽闲。
当年尽作扁舟句,高浑真堪透圣关。

【注释】

①学杜唐人一义山:指杜甫,因杜甫号“杜陵老翁”,又称“杜工部”,故称杜甫。唐人一指杜甫的诗。

②体兼昌谷恨幽闲:指诗的风格兼有杜甫和孟郊(昌谷)的风格,即既深沉又幽静。

③当年尽作扁舟句:指当年杜甫所作的诗歌中,有许多是写船行江湖、泛游山水之作。

④高浑真堪透圣关:指孟郊诗风的高古浑朴,真正能够进入圣人的境界。

【赏析 】

本篇题下原无小字,但据内容看,应是杜甫《戏为六绝句》组诗之一。此诗赞孟郊诗风格之深奥,能与杜甫相比肩。首联点出孟郊诗风之特点:其诗风格兼有杜甫和孟郊的特点;其诗风格既深沉又幽静。颔联指出孟郊诗风的特点,并具体地说明这一点:在孟郊的许多诗歌中,都有描写船行江湖、泛游山水之作。颈联进一步强调孟郊诗风的特点:其诗风格高古浑朴,真正能够进入圣人的境界。

这首诗是一首论诗之作。诗人通过赞颂孟郊的诗歌风格,来表明自己的创作主张。首联先点明题旨,指出孟郊诗风之特点;颔联具体地说明这一特点;颈联再加以强调。全诗结构严密,层次清楚。

本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推崇孟郊的诗歌风格。为了突出这一点,诗的中间两联采用了对偶的形式,将孟郊的诗歌风格与杜甫的风格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手法,不仅有助于突出孟郊的诗歌风格,而且使诗意更加明朗。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纲。前一句概括了上文的论述,后一句则是对这一议论的总结。因此,最后一句既是本诗的主旨所在,又是全诗的精华之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