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藤蔓架覆檐前,满缀明珠络索圆。
赛过荔支三百颗,大宛风味汉家烟。

【注释】

瓜果四首:唐代诗人杜甫有《秋兴八首》组诗,其中第二首中有“忆过梁州十二门,人烟江树燕蝉喧。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露气入茅屋,溪风起钓艇,看云倚杖行,飞鸟向塘落。客心悲未央,客耳愁听断。却思茅屋处,破屋无竹椽。”此诗即是以梁州为题的《秋兴八首》。梁州,即今陕西省南郑县。

苍藤蔓架覆檐前,满缀明珠络索圆:“苍藤”,形容藤萝缠绕的样子。“蔓架”,指攀缘而上的支架。“覆”,遮盖、覆盖之意。“檐前”,屋檐下面。“明珠”“络索”,都是珍珠串成的装饰品。这里形容葡萄长势喜人,像串串晶莹的珍珠,挂在藤上,络绎不绝。

赛过荔支三百颗,大宛风味汉家烟:“荔支”是荔枝的别称。“大宛”,西汉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境内。“风味”,特色风味。“汉家烟”,汉朝(西汉)的香烟,指汉代长安一带所产的葡萄。这里说,这种葡萄胜过了西域特产的荔枝,其风味犹如汉朝长安的葡萄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作者看到葡萄藤架上挂满了晶莹的果实,联想到唐朝西域大食(古波斯帝国)出产的“天宝之珠”和汉朝西域的“葡萄”。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把葡萄比作明珠,用“汉家烟”来比喻汉朝的葡萄,表达了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想象奇特,语言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