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载俱飘梗,今宵忽聚星。
何人眉最白,惟我眼能青。
书到凭鸿雁,诗成感鹩鸰。
莫分南北阮,最是喜同醒。
【注释】
①数载:几年。飘梗:漂泊,比喻远离家乡。聚星:指聚会。②眉最白:指杜甫的诗作中多以白发为题。③惟我眼能青:意即自己的眼力好。④书到凭鸿雁:指书信传递。⑤感鹩鸰:感伤。⑥南阮:指南方的诗人,这里泛指同乡人。⑦最是喜同醒:最喜欢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饮酒。⑧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秋,诗人与友人在洛阳相会时所作。当时作者已年过半百,宦海沉浮,不得志,而与友人相聚,则倍感亲切,故有此作。
“夜集大观楼”四句,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朋友欢聚一堂、畅叙友情的画面。“俱飘梗”,形容自己与朋友们都像飘飞的柳絮一样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归宿;“忽聚星”,形容今夜他们忽然聚集在一起,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耀眼夺目;“何人眉最白”,说在座的朋友中,谁的眉毛最白,暗示着他们的年龄都不小了,都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惟我眼能青”,说自己的眼睛还像年轻时那样明亮有神。这几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思念之情。
接着诗人写到,他们虽然久别重逢,但是想到今后可能还会各奔前程,不免感到有点伤感。但诗人又安慰大家说:“莫分南北阮,最喜同醒。”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分别而伤感,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都是清醒的人,只要我们彼此关心,相互勉励,总有一天能够重逢。
最后两句,诗人用“南阮”这一典故,表明自己的心愿和抱负,也表明自己对老友的殷切希望: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域,但是只要我们心志相通,就能够同心协力,共济时艰。
这是一首表现人生离别、友情和理想抱负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