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不向此山行,衰草连天去路生。
绝壁惟馀危塔影,怪松时作怒涛声。
溪深虎渡风初急,洞黑龙归雨未晴。
犹有当时遗衲在,白云楼下话茶铛。
【译文】
七年没有在这座山上行走,满山衰草连天,去路生满了荒草。
只有一座高塔的残存的轮廓,在绝壁之上,像一只孤独的鸟。
怪松时作怒涛声,好像有蛟龙在水中翻腾。
溪深虎渡风初急,洞黑雨未晴。
犹有当时遗衲在,白云楼下话茶铛。
【注释】
天竺:佛教语,指中国古印度。
纪游:记录游历所见。
七年不向此山行:意思是七年之中不曾来过这座山,“不向”是“未曾到过”的意思。
衰草连天去路生:形容山野荒凉,人烟罕至。
惟馀:只剩下。
危塔影:指高耸入云的塔的影像。
怪松时作怒涛声:形容松林中风大如雷声。
溪深虎渡风初急:指深秋时节,天气渐寒,溪水也变得冰冷,所以虎才敢渡河。
龙归:指龙藏于洞内。
犹有当时遗衲在:指当年留下的和尚还在。
白云楼:即白云寺,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赤城山之巅,为我国著名的古刹之一。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期间。前四句写诗人七年未能踏足天竺,山中景象荒凉,令人生畏;后四句以浓墨重彩描绘了深山中的奇险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