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喜人烟接,都无俗客喧。
渐能谙稼穑,不复厌鸡豚。
仄径苔梅古,疏篱竹屋存。
东塍近僧院,清磬报黄昏。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乍喜人烟接,都无俗客喧。
  • 注释: 刚刚喜欢看到人烟相接的景象,这里没有世俗的客人喧闹。
  • 译文: 刚刚喜欢上了人烟相连接的景象,这里没有世俗的客人喧闹。
  1. 渐能谙稼穑,不复厌鸡豚。
  • 注释: 逐渐学会了耕种和收获,不再厌烦那些小鸡小豚之类的东西。
  • 译文: 逐渐学会了耕种和收获,不再厌烦那些小鸡小豚之类的东西。
  1. 仄径苔梅古,疏篱竹屋存。
  • 注释: 小路弯曲,旁边种着古老的苔藓和梅花;稀疏的篱笆旁,竹子和房屋依旧保存。
  • 译文: 小路弯曲,旁边种着古老的苔藓和梅花;稀疏的篱笆旁,竹子和房屋依旧保存。
  1. 东塍近僧院,清磬报黄昏。
  • 注释: 东边的田埂靠近僧人的寺院,寺院里传来清脆的钟声报告傍晚时分。
  • 译文: 东边的田埂靠近僧人的寺院,寺院里传来清脆的钟声报告傍晚时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庄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乍喜人烟接”展现了诗人初到此地时的欣喜之情,感受到人间烟火气的亲近。次句“都无俗客喧”,则表现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第三、四句“渐能谙稼穑,不复厌鸡豚”则描绘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理解和满足,不再因日常的小事物感到厌倦。最后两句“仄径苔梅古,疏篱竹屋存”,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情感。全诗通过对西庄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