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木脱渺愁余,倚棹寒流挹望舒。
笛里关山清夜怨,镜中楼阁美人居。
天高风转依枝鹊,川静波腾纵壑鱼。
直是乘槎度银汉,都看白露下前除。

【注释】

1.洞庭木脱渺愁余:指秋天的洞庭湖,水清波平,树木落尽,只有空荡的树桩。

2.倚棹寒流挹望舒:在船中倚靠在船桨上,迎着寒流眺望远方。

3.笛里关山清夜怨:从笛声中听到的关山之音,是夜晚的哀怨。

4.镜中楼阁美人居:在镜子中看到的楼阁中居住着美丽的女子。

5.天高风转依枝鹊:天空广阔,风吹过树枝,有喜鹊飞来。

6.川静波腾纵壑鱼:江河静谧,水波翻腾,深沟中的鱼儿游弋。

7.直是乘槎度银汉:就像用船渡过银河一样。

8.都看白露下前除:所有的人看到白露降临在了秋天之后。

【赏析】

秋夜东湖玩月

洞庭木脱渺愁余,倚棹寒流挹望舒。

笛里关山清夜怨,镜中楼阁美人居。

天高风转依枝鹊,川静波腾纵壑鱼。

直是乘槎度银汉,都看白露下前除。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西元一〇八九年),时诗人任黄州团练副使。这首诗写于一个秋天的晚上在东湖玩月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首联“洞庭木脱渺愁余,倚棹寒流挹望舒。” 洞庭湖的水清波平,枯木脱落,令人感到一种愁绪。在船上倚靠着船桨,望着远方。“挹”字用得很好,写出了作者在船上的心情,仿佛能感觉到水的流动,也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第二联“笛里关山清夜怨,镜中楼阁美人居。” 通过笛声,听到了关山的悲歌,看到了楼阁中的美人在月光中的身影。这两句将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联“天高风转依枝鹊,川静波腾纵壑鱼。” 天空很高远,风吹动树枝上的喜鹊,川流平静,波涛汹涌,深沟中的鱼儿游弋。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有生命力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第四联“直是乘槎度银汉,都看白露下前除。” 直接使用“直是”二字,表示这是作者的亲身感受。看到白露降临,意味着秋天已经过去,新的一天开始了。

最后一句“都看白露下前除”,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示了一幅美丽而又有哲理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才情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