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东湖玩月

洞庭木脱渺愁余,倚棹寒流挹望舒。
笛里关山清夜怨,镜中楼阁美人居。
天高风转依枝鹊,川静波腾纵壑鱼。
直是乘槎度银汉,都看白露下前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东湖玩月》是清代诗人沈懋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作一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沈懋华,字芝冈,浙江归安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由翰林改侍御。其诗不欲说尽唐宋之分,晚归佛氏教,不复作诗。
  1. 诗歌原文
    洞庭木脱渺愁余,倚棹寒流挹望舒。
    笛里关山清夜怨,镜中楼阁美人居。
    天高风转依枝鹊,川静波腾纵壑鱼。
    直是乘槎度银汉,都看白露下前除。

  2. 诗歌赏析

  • 洞庭木脱渺愁余:描绘了洞庭湖边树木稀疏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忧愁和寥落之感。
  • 倚棹寒流挹望舒: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依靠着船桨,凝望着远处水面的景象。
  • 笛里关山清夜怨:通过笛声中的关山清夜之怨,表现了深夜时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 镜中楼阁美人居:反映了诗人想象之中,楼阁中居住的美丽女子,增添了一种幽美而神秘的氛围。
  • 天高风转依枝鹊:形容天空高远,风势转变时,树枝间停歇的喜鹊,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 川静波腾纵壑鱼:描绘了平静流淌的河流和河中跳跃的鱼儿,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 直是乘槎度银汉:借用神话传说中乘槎渡天河的意象,表达了对遥远星空的向往和探索。
  • 都看白露下前除:指秋季来临,白露时节,意味着新的开始和收获。

《秋夜东湖玩月》不仅展现了沈懋华深厚的文学造诣,也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追求,同时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然之美和人生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