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出重城,红妆结驷行。
英雄偏好色,女子亦知兵。
马上琵琶奏,军中铙吹鸣。
诸公但驰猎,吾最爱秦声。

【注释】

1.同陈骠骑:和陈骠骑一起。

2.携妓:带着歌伎。

3.西郊:城西的郊外。

4.重城:指京城。

5.红妆结驷(zì)行:女子们穿着艳丽的衣裳,乘坐着四匹马拉的车,结队而行。

6.英雄:这里指有才能的男子。

7.偏好色:更喜欢美色。

8.知兵:懂得用兵。

9.马上琵琶奏:在马上弹奏琵琶。

10.军中铙(náo)吹鸣:军中演奏铙钹。

11.诸公:指官员们。

12.驰猎:骑马打猎。

13.吾最爱秦声:我最喜爱秦地的音乐(即古代的秦声)。

【赏析】

此诗是写陈后主与他的文武大臣到城外射猎时,他最喜欢的一位歌伎在马上弹琵琶的情景。全诗语言通俗,意境清雅,情调欢快。

首二句写陈朝宫廷里歌舞升平。”小队”二字,说明随从人员不多,而”重城”则表明出城的是一支精锐部队。”红妆结驷”,描绘了女人们的艳丽装束和高贵气质;”结驷”,即四马并驾,形容她们出行时车辆豪华、气派非凡。这两句不仅写出了陈朝宫廷生活的奢华,还透露出了一种轻佻的气氛。

三、四句是对前二句的补充,点明诗人对于美色的偏爱。”英雄偏好色,女子亦知兵”,意思是说,无论是英勇善战的英雄,还是聪明美丽的女子,他们都能懂得运用美色来征服人心。这里的”英雄”和”女子”并非专指陈后主和他的歌伎,而是泛指所有有才能、有能力的人。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前卫和开放的,它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接着四句,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射猎时的场景。”马上琵琶奏,军中铙吹鸣”,描绘了在战场上奏乐的情形;”诸公但驰猎,吾最爱秦声”,意思是说,虽然各位官员都在驰骋狩猎,但我最喜爱听的是秦地的音乐(即古秦的声音)。这里的”秦声”指的是秦地的音乐风格,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秦文化的特殊情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观念。通过对陈朝宫廷生活和射猎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欢快的画面。同时,通过对比”英雄”和”女子”的不同角色,诗人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前卫和开放的,它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