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霦
【注释】 1.同陈骠骑:和陈骠骑一起。 2.携妓:带着歌伎。 3.西郊:城西的郊外。 4.重城:指京城。 5.红妆结驷(zì)行:女子们穿着艳丽的衣裳,乘坐着四匹马拉的车,结队而行。 6.英雄:这里指有才能的男子。 7.偏好色:更喜欢美色。 8.知兵:懂得用兵。 9.马上琵琶奏:在马上弹奏琵琶。 10.军中铙(náo)吹鸣:军中演奏铙钹。 11.诸公:指官员们。 12.驰猎:骑马打猎。 13
诗句原文: 星文三尺剑,霜刀十年痕。 自是无知己,非关不报恩。 风悲朱亥里,日落信陵门。 凭尔一相问,今谁古道存? 译文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兵器的沧桑和人物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大梁柬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五言律诗。诗人以一把锋利的宝剑和一把经过多年磨砺的刀作为引子,象征着人生的艰辛与奋斗。然而,尽管历经沧桑,却依然孤独无依
诗句翻译:曾向南天把酒卮,飞扬意气更谁知。 赏析: 此诗以王露湑自三峰归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幽静景象和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愉悦情感。 汪霦通过“曾向南天把酒卮,飞扬意气更谁知”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欢迎和喜悦。南天,暗示着开阔的视野和高远的志向,把酒卮则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和欢聚的氛围。这里的“飞扬意气”展现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不羁的精神风貌,而“更谁知”则透露出对于未来可能的惊喜或感慨。
喜王露湑至自三峰 经过一段时间,谁来开垦了这条小径?乾鹊声中,屐齿声响。 久居他乡,诗囊中充满旧日诗句;贫家只有新酿的美酒相伴。 不妨小住,为的更好相与;大家狂歌高唱,更加壮阔激昂。 晚节最知泉石味:在云林深处,我愿与你共同追随。 注释: 1. 喜王露湑至自三峰:喜悦地迎来王露湑从三峰山回来。 2. 经时:很长时间。 3. 三径:指通往三峰山的小径。 4. 乾鹊声中屐齿来:乾鹊(布谷鸟)的叫声中
小队出重城,红妆结驷行。 英雄偏好色,女子亦知兵。 马上琵琶奏,军中铙吹鸣。 诸公但驰猎,吾最爱秦声。
星文三尺剑,霜刀十年痕。 自是无知己,非关不报恩。 风悲朱亥里,日落信陵门。 凭尔一相问,今谁古道存?
经时三径为谁开,乾鹊声中屐齿来。 久客奚囊多旧句,贫家尊酒只新醅。 不妨小住为佳尔,相顾狂歌亦壮哉。 晚节最谙泉石味,云林深处好追陪
清代诗人汪霦,字仲穆,一字藕渔,是清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才情与风雅。以下将介绍汪霦的相关情况: 1. 生平简介 - 基本信息:汪霦,字仲穆,一字藕渔,出生于阳湖(今常州),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在咸丰十一年(1861)曾谒选京师,馆宜武门外。 - 交游情况:他与朱琦、叶名澧、符葆森等流连山水,形成了良好的友谊关系。 2. 文学成就 - 诗歌风格:汪霦的诗歌风格秀丽工整
清代诗人汪霦,字仲穆,一字藕渔,是清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才情与风雅。以下将介绍汪霦的相关情况: 1. 生平简介 - 基本信息:汪霦,字仲穆,一字藕渔,出生于阳湖(今常州),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在咸丰十一年(1861)曾谒选京师,馆宜武门外。 - 交游情况:他与朱琦、叶名澧、符葆森等流连山水,形成了良好的友谊关系。 2. 文学成就 - 诗歌风格:汪霦的诗歌风格秀丽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