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初圆夜,僧寮晚霁时。
清光销薄雾,凉露缀疏枝。
庾令南楼兴,苏公水调辞。
胜情忘漏永,觥影照参差。
【注释】
①次韵:用别人作品的韵,和别人的诗相和,叫做“次韵”。
②《七月十五夜过慈仁寺成周卜寓斋看月》: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
③庾令:指晋代诗人庚翼。
④苏公:《水调》为唐人元稹所作,苏轼曾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⑤漏永:古代计时器的一种,以铜壶滴漏,每刻谓之”一昼夜”,共分五更,合为”五夜”。
⑥觥(gōng)影:酒杯的影子。
⑦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
⑧胜情:美好的情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秋夜月色的小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联两句,写景。
首句“秋月初圆”,是时间,是地点;第二句“僧寮晚霁”(僧人住的地方,天已放晴),也是时间,是地点。这二句写得很工巧,把时间、地点、景物都写进去了,但只点出“月明”二字,就使整个诗句活起来了。
中间两联四句,抒情。
颔联“清光销薄雾,凉露缀疏枝”,是说月亮的光芒驱散了薄雾,露水点缀了稀疏的树枝。
颈联“庾令南楼兴,苏公水调辞”,是说庾翼在南楼吟诵诗歌,元稹作有《水调歌头》词,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尾联“胜情忘漏永,觥影照参差。”是说美好的景色使人忘记时间的流逝,酒杯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有些凌乱。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语言也很优美,读起来让人感到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