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声狂遏怒江潮,且任同仇槛外嚣。
尽豢群獒坚四壁,北窗祇自困红绡。
注释:
蛾眉:比喻美女的眉毛,也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
狂遏:阻止,遏止。
同仇:共同的敌人。槛外:门槛之外,指国界之外。
尽豢群獒坚四壁:把所有的公羊都关养在牢狱里面,用围墙围住四周。
北窗:北方的窗户,此处借喻国家。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当时,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城,杜甫一家被俘并囚禁于长安城内,生活极其困难。诗人在诗中写道:“群胡归来牛马散,万国家属燕雀集。”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切感受。
第一句“吼声狂遏怒江潮”,描述了叛军的凶猛和强大。怒江是指长江,这里借指叛军的势力如怒涛般汹涌澎湃。第二句“且任同仇槛外嚣”,表达了诗人对叛军的蔑视和反抗精神。槛外嚣指的是叛军嚣张跋扈的行为,而诗人则表示只要还有敌人,就要坚决对抗到底。第三句“尽豢群獒坚四壁”,描绘了诗人与敌人斗争的决心。群獒是指忠诚勇敢的战士,他们誓死保卫家园,如同群犬守卫家畜一般坚定。第四句“北窗祇自困红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北窗是指北方的门户,这里借指国家的命运如同被困在红丝绒里一样无法逃脱。
整首诗通过描绘叛军的凶猛和诗人的反抗精神,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