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以道得民,此官不贱;
学而优则仕,如日之升。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诗句分析:

  1. 儒以道得民,此官不贱;
  • : 指的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 :这里指儒家的道德、理念或治国的方略。
  • 得民: 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 此官不贱: 此官位并不卑微。
  1. 学而优则仕,如日之升
  • 学而优则仕: 学习优秀后应从事政治、文化等活动(古代官员选拔标准之一,强调学识与从政结合)。
  • 如日之升: 比喻事物发展,如同太阳升起一样不断上升。

翻译:

儒者凭借儒家的主张获得了人民的爱戴,因此这个官职不会低贱。

赏析:

  • “儒以道得民”表明儒生通过传播道德观念和治国方略得到了人民的尊重和支持,这在当时社会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拥有高尚道德和理念的领导者往往能够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这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中重视德治的原因。
  • “此官不贱”说明在古代社会中,虽然职位可能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真正能够赢得民心和尊重的职位并不显得卑微,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贤能的认可与尊重。
  • “学而优则仕”,体现了古代选拔官员时重视学识与道德的标准,强调了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符合国家治理的需要。
  • “如日之升”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发展进步,如同太阳升起一样充满希望和活力。这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即无论在任何时代,知识和德行都是推动社会前行的重要力量。

总结:

《赠王芑孙联》不仅是一首赞美儒学及其影响下政治理想的诗篇,也是对古代选拔官员制度的一种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教育和道德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