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雪上征裾,去国投荒万里馀。
候雁已南君更北,不知何处寄乡书。
【注释】朔风:北风吹。
“上征裾”句:指去国投荒,万里之遥。
“候雁已南”两句:说候鸟飞回南方去了,但作者仍在北方。
【赏析】
此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冬,当时作者任夔州司户参军。唐闇思先生从蜀地入朝,途经夔州。诗人送行于此地,作此诗赠别。
首联:“朔风吹雪上征裾”,意思是北风吹起,飘动着身上那件被雪沾湿的外衣。“朔风”是寒冷的北风,“吹雪”是说朔风凛冽,把身上的雪花吹得飞舞起来。这一句描绘了旅途中的环境,表现了诗人的艰难处境。
颔联:“去国投荒万里馀”,意思是离国出走,流落到荒凉的地方,已有万里之多。“去国投荒”是说自己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到了荒凉之地。“万里馀”是形容距离之长,已经达到万里之遥。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颈联:“候雁已南君更北,不知何处寄乡书”,意思是候鸟已经飞向南方,但您还在我这边。不知道应该寄往哪里,才能将家书送达。“候雁”是指大雁,这里指的是归鸿。“君更北”是说您的家乡在北方,而自己现在却在南方,两地相隔遥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尾联:“不知何处寄乡书”,意思是不知道应该寄往哪里,才能将家书送达。这里的“家书”是指诗人写给朋友的信件,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担忧,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