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胐
【注释】 匝路:满路。萋萋(qī qī):茂盛的样子。重过:又经过。倚楼:倚楼而望,形容登高远眺。儿女:少女。黛眉娇(dài méi jiāo):指女子眉毛像黛色那样黑。目送:目不转睛地看。锦江:指成都附近的锦江。征棹(zhào):远行的船桨声。金屋: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住宅。烟柳:柳树被烟雾笼罩。玉人:美女。几行:一行行。啼彻:一直啼叫直至天明。残照:夕阳。 【译文】 满路芳草,春意盎然
【注释】 壬午:宋宁宗庆元六年。咏雪:写雪景。霏(fēi)霰(xiǎn):小冰粒。彤云:彤,红色;云,天空的云。阑(lán):门限。梅梢:梅花的枝梢。琼瑶:美玉。一望青山白了:远看青山都变成白色了。压竹栖乌:乌鸦被竹子压住。打松舞鹤分飘:在松树上打雪花,让雪花在空中飘着。乘兴:兴致正浓。兰桡(ráo):船桨刻成兰花形状的桨,泛:泛舟。载酒拥炉歌浩:手拿酒杯,围坐在火炉旁唱歌。浩:盛大的样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此诗为闺怨词,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思乡之苦、闺情之悲、闺怨之深。 “踏莎行 夏闺和薄西真(壬午)”,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闺中女子对远人的思念。首句点明时令,次句写环境,渲染了一种闲适宁静的气氛。三四句描写了两位娇女荡轻舟采菱的情景,表现了她们的活泼、快乐。结句写柳外婆娑,天边游丝飘荡,暗示着闺中人已日暮途穷,空有归梦。 下片写闺中人夜不成眠
注释: 谁将宫镜半边开。 照秦台。 别蓬莱。 莫是晶帘,低控碧瑶阶。 怅望羽衣青阙迥,仙佩杳,令人猜。 灵丸未就玉初栽。 挂寒梅。 落金杯。 此夜悲笳,曲里上龙堆。 蟋蟀堂前愁不满,还怕见,泪盈腮。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对王瑞卿夫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全词以景起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和不舍。 “谁将宫镜半开”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宫镜半开”这一意象
【注释】 湖海:泛指广大的江湖大海。同调:志趣相投。琅玕(láng gān):一种美石,这里指松树。凄其:凄凉。争似:不如。松台:即松山。月夕:指中秋夜。一登临:登高遥望。 【赏析】 此词是作者在壬午年重阳节时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上阕写景抒怀,下阕写情。全词以“湖海”起兴,用“琅玕千亩”比喻弟弟,用“轻霞老树长天碧”、“小鸟栖秋色”等景物衬托弟弟的清高品格。下阕开头三句写登高所见
匝路萋萋芳草,重过曲曲溪桥。 倚楼儿女黛眉娇。 目送锦江征棹。 金屋烟柳深锁,玉人何处吹箫。 几行归雁入云霄。 啼彻一痕残照
密霰乱飞窗隙,彤云寒勒梅梢。 恍疑天阙漏琼瑶。 一望青山白了。 压竹栖乌不定,打松舞鹤分飘。 有人乘兴泛兰桡。 载酒拥炉歌浩
烈日当空,熏风微送。 闲庭萱草栖金凤。 两三娇女荡轻舟,采菱齐唱红衣弄。 柳外婆娑,天边■蝀。 栏杆曲曲莓苔重。 倦欹冰簟到华胥,萧萧竹韵惊幽梦
读词满箧清新妙。湖海堪同调。 琅玕千亩数声风。无限凄其生趣在其中。 轻霞老树长天碧。小鸟栖秋色。 高楼笛响动讴吟。争似松台月夕一登临
谁将宫镜半边开。 照秦台。 别蓬莱。 莫是晶帘,低控碧瑶阶。 怅望羽衣青阙迥,仙佩杳,令人猜。 灵丸未就玉初栽。 挂寒梅。 落金杯。 此夜悲笳,曲里上龙堆。 蟋蟀堂前愁不满,还怕见,泪盈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