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路萋萋芳草,重过曲曲溪桥。
倚楼儿女黛眉娇。
目送锦江征棹。
金屋烟柳深锁,玉人何处吹箫。
几行归雁入云霄。
啼彻一痕残照。
【注释】
匝路:满路。萋萋(qī qī):茂盛的样子。重过:又经过。倚楼:倚楼而望,形容登高远眺。儿女:少女。黛眉娇(dài méi jiāo):指女子眉毛像黛色那样黑。目送:目不转睛地看。锦江:指成都附近的锦江。征棹(zhào):远行的船桨声。金屋: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住宅。烟柳:柳树被烟雾笼罩。玉人:美女。几行:一行行。啼彻:一直啼叫直至天明。残照:夕阳。
【译文】
满路芳草,春意盎然,曲曲折折的溪桥又让人流连忘返。倚楼远望,少女们黛色的眉毛更加娇媚。眼巴巴地目送着锦江河上的船只缓缓驶向远方。富贵人家的住宅被烟雾笼罩,美人却不知在何处吹奏箫音。一群群归雁排成一行,直冲云霄,直到天亮也不回来。
【赏析】
《西江月·春游同莫慧如(壬午)》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由景及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热烈,风格清新明快。
这首词是作者春日与朋友相携游赏成都郊外,看到美丽的景色和繁华的生活后所作。词中描绘出一幅幅春天的图画:满路芳草,溪桥重绕;楼上佳丽,蛾眉含娇;远送锦江征棹;深锁金屋烟柳;何处玉人吹箫;归雁一行,啼到天晓。这些景物都充满了浓郁的春意,令人赏心悦目。
“匝路”三句,写春日出游。“匝路萋萋芳草”,写出了踏青时节,到处可见的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重过曲曲溪桥”,说明词人已经多次来到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游玩。“倚楼”两句,写所见所感。“倚楼儿女黛眉娇”,描绘出了一位位站在高楼之上的年轻女子美丽动人的形象,她们的美貌就像黛色的眉毛一样娇美动人。“目送”两句,写远观景色。“目送锦江征棹”,词人远望着正在锦江河上行驶的船只,心情非常激动,好像要随船而去一样。“金屋”两句,写想象中的美景。“金屋烟柳深锁”,词人想象中的富贵人家的住宅被烟雾笼罩,而那些美丽的女子却不知在何处吹奏着乐曲。“玉人”两句,写归巢的鸟儿。“玉人何处吹箫”,这里“玉人”指的是那些美丽的女子,她们在何处演奏着美妙的乐曲呢?这两句词不仅描绘出了她们的美丽,更表现了她们的优雅和才华。
下片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金屋”两句,写思念之情。“金屋烟柳深锁”,这里的金屋指的是词人的家,而那些美丽的女子却不知在何处演奏着乐曲。“玉人”两句,写怀念之思。“玉人何处吹箫”,这里的玉人也指的是词人的朋友,他们之间有着深深的友谊。然而如今却只能远远地望着他们离去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词中还蕴含着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之情,这也是其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