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诗句释义

1 “军叫工农革命”:这里的“军叫工农”指的是军队(即工农阶级)的号召,而“革命”则表明这次起义的性质是反对旧有的封建制度和地主阶级的斗争。

  1. “旗号镰刀斧头”:这是起义军的旗帜,象征了他们使用的工具和斗争目标,“镰刀”代表农民,“斧头”代表工人,两者的结合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农民联合起来对抗压迫的主题。
  2. “匡庐一带不停留”:匡庐指江西庐山,这表示起义部队在占领了南昌周边地区之后,没有在此停留,而是继续向更远的地方推进。
  3. “要向潇湘直进”:潇湘是指湖南省,意味着起义队伍的目标是深入湖南,进一步扩展影响力。
  4. “地主重重压迫”:这里指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压迫。
  5. “农民个个同仇”:表达了农民阶层的团结一致,他们共同的敌人是地主阶级。
  6. “秋收时节暮云愁”:描述的是秋收季节,农民们面临着丰收的同时也要应对沉重的税收和债务,这种压力使得他们感到忧愁。
  7. “霹雳一声暴动”:这里用“霹雳”比喻起义的突然性和震撼力,暗示这一行动如同雷霆万钧般迅猛而有力。

译文及注释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号响彻工农阶级的革命,
镰刀斧头是我们的旗帜。
庐山一带未停留,
直驱潇湘见真章。
压迫深重地主心,
农民团结敌忾同。
秋收时节心难舒,
一声暴动惊雷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收起义的场景,展现了工农阶级联合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壮丽画卷。首句“军号响彻工农阶级的革命”,直接点明了起义的性质。接着,“镰刀斧头是我们的旗帜”不仅强调了起义军的标志性标志,也暗喻了他们的坚定立场和战斗精神。“庐山一带未停留,直驱潇湘见真章”展示了起义队伍的英勇无畏和决心。

诗中通过“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农民们的困境。“秋收时节心难舒,一声暴动惊雷轰”则生动地描述了农民们在秋收之际所面临的沉重负担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起义的决心和力量,也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苦难和希望,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