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熏风微送。
闲庭萱草栖金凤。
两三娇女荡轻舟,采菱齐唱红衣弄。
柳外婆娑,天边■蝀。
栏杆曲曲莓苔重。
倦欹冰簟到华胥,萧萧竹韵惊幽梦。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此诗为闺怨词,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思乡之苦、闺情之悲、闺怨之深。
“踏莎行 夏闺和薄西真(壬午)”,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闺中女子对远人的思念。首句点明时令,次句写环境,渲染了一种闲适宁静的气氛。三四句描写了两位娇女荡轻舟采菱的情景,表现了她们的活泼、快乐。结句写柳外婆娑,天边游丝飘荡,暗示着闺中人已日暮途穷,空有归梦。
下片写闺中人夜不成眠,倦倚冰簟而入梦境。“萧萧竹韵惊幽梦”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作者运用比喻,将竹声比作箫声,以箫声的悠扬动听,写出竹声的清脆响亮,从而表现出竹香扑鼻,令人陶醉,使人如痴如醉,更衬托出作者的思乡之情。这首词语言清丽流畅,意境优美,风格委婉含蓄,富有韵味。
【答案】
译文:烈日当空,熏风微送;闲庭萱草栖金凤。两三娇女荡轻舟,采菱齐唱红衣弄;柳外婆娑,天边游丝飘荡;倦欹冰簟到华胥,萧萧竹韵惊幽梦。赏析:“踏莎行”又名《浣溪沙》、《秋夜寄怀》。此词抒写了闺中女子的思乡之苦、闺情之悲、闺怨之深。上片写闺中女子对远人的思念。首句点明时令,次句写环境,渲染了一种闲适宁静的气氛。三四句描写了两位娇女荡轻舟采菱的情景,表现了她们的活泼、快乐。结句写柳外婆娑、天边游丝飘荡,暗示着闺中人已日暮途穷,空有归梦。下片写闺中人夜不成眠,倦倚冰簟而入梦境。“萧萧竹韵惊幽梦”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作者运用比喻,将竹声比作箫声,以箫声的悠扬动听,写出竹声的清脆响亮,从而表现出竹香扑鼻,令人陶醉,使人如痴如醉,更衬托出作者的思乡之情。这首词语言清丽流畅,意境优美,风格委婉含蓄,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