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踪罕近寻,武陵邈难即。
岂谓南郭间,乃有避尘迹。
便娟修竹园,窈窕幽人室。
方春桃作花,夹岸绛英积。
溪山多艳姿,鸡犬带霞色。
赪光静相照,永日不知夕。
入望无浅深,但觉世情隔。
遐哉柴桑翁,作记有馀忆。
【注释】
1.丘路:隐者的道路。
2.仙踪罕近寻:仙人的踪迹很少寻找得到。
3.武陵:古地名,在今湖南。邈难即:遥远难以到达。
4.南郭间:在城郭之外。
5.便娟修竹园:修长的竹林。
6.窈窕幽人室:幽静的茅屋。
7.方春桃作花:正当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
8.夹岸绛英积:两岸红花堆积如山。
9.鸡犬带霞色:鸡犬都染上了霞光。
10.赪光:红光。
11.永日:整个白天。
12.入望无浅深:远望时没有深浅之分。
13.但觉世情隔:只觉得人情冷漠。
14.遐哉柴桑翁:遥远的柴桑老人。
15.作记有馀忆:做诗有余味可追想。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武陵桃花源后所写的一首纪事诗。诗人以游踪为线索,将眼前景色与陶潜《桃花源记》中的描写联系起来,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厌恶和向往自然、追求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优美,想象丰富,富有诗意。
首联点明题旨,“仙踪罕近寻”一句,既写诗人寻觅不到桃花源的情景,又暗示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颔联写武陵源,遥不可及,表达了自己无法进入其中而感到遗憾的心情,也暗含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感受。
颈联写桃花源里的景象,用“便娟”来形容修长的竹林,用“窈窕”来形容幽静的茅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桃花源的美丽景象。
尾联写自己在桃花源中度过一整天,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只感到人情冷漠,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
整首诗通过诗人游历武陵桃花源的经历,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