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思郑缟,展轴爱吴缯。
邻烛初分耀,邮函再启縢。
果蒙回棹访,不觉扣门应。
梁客随枚马,姬宗备鲁滕。
深情知不忝,乐事已难胜。
坐爱衣香满,题看纸价腾。
耽幽陪谢屐,选胜荷虞簦。
四水春罗滑,千峰晓碧嶒。
笏逢山自拄,几对月长凭。
急舞摇珠络,清歌坠玉绳。
寻花邀杜牧,倚树愧毛曾。
梓泽诚何有,兰亭获共登。
文章君迭霸,粥饭我如僧。
自笑诗城破,还惊笔阵崩。
钞从鸾掖重,游许兔园矜。
众垤恒宗岱,凡流敢混渑。
序传皇甫谧,刻羡李阳冰。
人谓真稀有,吾言得未曾。
效颦徒见丑,学步转难凭。
但爱朱丝暖,仍怜绿酒澄。
写辞烧径竹,插架引溪藤。
赋拟三都左,书贤十部弘。
肩堪栖白凤,尾合附苍蝇。
不识千秋后,谁知二谢能。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别离思郑缟,展轴爱吴缯。
  • “郑缟”和“吴缯”是两种古代丝织品,用来表达对离别之人的思念。
  1. 邻烛初分耀,邮函再启縢。
  • “邻烛”和“邮函”是指信件或书信。
  1. 果蒙回棹访,不觉扣门应。
  • “回棹”和“扣门应”表示主人接待客人时的热情和周到。
  1. 梁客随枚马,姬宗备鲁滕。
  • “梁客”指的是诗人自己,“枚马”和“鲁滕”则分别指代了诗人的朋友。
  1. 深情知不忝,乐事已难胜。
  • “深情知不忝”表示诗人对自己的情感和才华有信心,认为自己不会辱没。
  1. 坐爱衣香满,题看纸价腾。
  • “衣香”和“纸价腾”都是形容诗歌的美妙和珍贵。
  1. 耽幽陪谢屐,选胜荷虞簦。
  • “耽幽”、“陪谢屐”和“荷虞簦”分别表示喜欢在幽静的地方游玩、陪伴朋友一起游览和携带行李出游。
  1. 四水春罗滑,千峰晓碧嶒。
  • “四水”和“千峰”都是用来形容山水的壮丽景色。
  1. 笏逢山自拄,几对月长凭。
  • “笏”是指官员的官帽,“山自拄”和“月长凭”分别描绘出一幅宁静而优雅的画面。
  1. 急舞摇珠络,清歌坠玉绳。
  • “急舞”和“清歌”都表现出欢快的气氛,“珠络”和“玉绳”则是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1. 寻花邀杜牧,倚树愧毛曾。
  • “寻花”和“倚树”都表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杜牧”和“毛曾”则是引用了两位著名的诗人的名字。
  1. 梓泽诚何有,兰亭获共登。
  • “梓泽”和“兰亭”都是古代著名的景点,“诚何有”和“获共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美景的向往之情。
  1. 文章君迭霸,粥饭我如僧。
  • “文章”和“粥饭”都是形容日常生活,其中“君迭霸”和“我如僧”则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1. 自笑诗城破,还惊笔阵崩。
  • “诗城”和“笔阵”是比喻性的词语,表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信心。
  1. 钞从鸾掖重,游许兔园矜。
  • “钞从鸾掖重”和“游许兔园矜”都是用来形容诗人的学问和才能。
  1. 众垤恒宗岱,凡流敢混渑。
  • “众垤”和“凡流”都是用来形容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其中“恒宗岱”和“敢混渑”则表示诗人对于自己的自信和坚持。
  1. 序传皇甫谧,刻羡李阳冰。
  • “序传”和“刻羡”都是形容诗人的创作态度。其中“皇甫谧”和“李阳冰”则是引用了两位著名学者的名字。
  1. 人谓真稀有,吾言得未曾。
  • “人谓”和“吾言”都是表示他人的看法和自己的观点。其中“真稀有”和“得未曾”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独特性和价值的认识。
  1. 效颦徒见丑,学步转难凭。
  • “效颦”和“学步”都是比喻性的描述,其中“徒见丑”和“转难凭”则表示诗人对于模仿他人的努力和结果的评价。
  1. 但爱朱丝暖,仍怜绿酒澄。
  • “朱丝”和“绿酒”都是描写饮酒的情景,其中“暖”和“澄”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饮酒的喜爱和享受。
  1. 写辞烧径竹,插架引溪藤。
  • “写辞”和“插架”都是描述写作和收藏的场景,其中“烧径竹”和“引溪藤”则表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喜爱和赞美。
  1. 赋拟三都左,书贤十部弘。
  • “赋拟”和“书贤”都是描述创作和书写的内容,其中“三都左”和“十部弘”则表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追求。
  1. 肩堪栖白凤,尾合附苍蝇。
  • “肩堪栖白凤”和“尾合附苍蝇”都是比喻性的描述,其中“白凤”和“苍蝇”则是借用了神话中的形象来比喻诗人的才情和地位。
  1. 不识千秋后,谁知二谢能。
  • “不识千秋后”和“谁知二谢能”都是表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信心。其中“千秋后”和“二谢能”则是借用了历史上的人物来比喻自己的才情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