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无言自作蹊,垂杨舞罢绿云低。
儿童未许轻攀折,借与黄莺尽意啼。
注释:
桃树李树,它们不说话却自有它们的路,垂杨在舞完之后,绿色的云朵低垂下来。
小孩子不能轻易攀折,我借给黄莺尽情啼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抒发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感受与理解。诗人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喜爱,同时寄寓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担忧。
首句“种字林闲居”交代了诗人居住的环境——种字林。种字林是诗人隐居的地方,环境优美宁静,适合吟诗作画。“闲居”二字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他在这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次句“桃李无言自作蹊”,诗人通过对桃李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桃花李花虽然不言不语,但它们自有它们的生长之道,形成了一条条小径,让人赏心悦目。这里的桃李象征着美好、纯洁和坚韧,诗人通过对它们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句“垂杨舞罢绿云低”,诗人将垂杨柳比喻为舞动的绿云,形象地描绘了垂杨柳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垂杨柳的美丽姿态,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舞罢”二字也暗示了时间已经过去,春意渐浓,万物复苏的景象。
最后一句“儿童未许轻攀折,借与黄莺尽意啼”,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黄莺比作天真无邪的儿童。这里,黄莺似乎听懂了诗人的话,它没有去攀折那些美丽的花草树木,而是尽情地啼鸣,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欢呼雀跃。诗人以黄莺的视角来看待世界,表达了他对自然世界的深深喜爱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桃李、垂杨柳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儿童、黄莺等元素,表达了他对纯真无暇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全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魅力,让人读之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