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队歌筵盛德新,芳姿曾掩翠蛾颦。
宁知华屋伤心处,不负尚书是此人。
【注释】
赵尚书:指赵明诚,是作者的妻子的丈夫,曾任礼部员外郎。故姬:妻子亡后所保留的姬妾。“其”字是指示代词,这里指妻子。舞队歌筵:指宴会上歌舞的场合。德新:指道德高尚纯洁。“曾”字是副词(曾经),表示过去的情况。芳姿:指美好的容貌和风度。翠蛾:形容女子眉毛修长如蛾眉。颦:皱眉头,比喻愁闷不乐。华屋:华丽的房屋。伤心处:令人伤心的地方。“宁知”句:意思是说,不知道这些华屋伤心的地方正是尚书的家。“不负”句:意思是说,辜负了尚书的人,不会是他的妻子。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通过妻子生前与死后的对照,抒发自己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首联点出妻子的身份及当时的情景,即妻子亡后的遗容仍如生前般美丽,在宴会歌舞之中也不失为一位绝色佳人。
颔联写妻子生前的贤淑、美貌,以及在丈夫眼中的珍贵。诗人将妻子比作翠眉,暗喻其美如画,而“曾掩”一词则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如此美丽的女子,却因丈夫早逝而郁郁寡欢,终日以泪洗面。“翠蛾颦”,既是对妻子形象的刻画,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负”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妻子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愧疚之情。
颈联直接回应题目中的“其”字,指出那些华丽堂皇的场所,并非真正值得留恋的地方。这里的“伤心处”既指妻子生前的住所,也暗示了丈夫心中那份对妻子无尽的思念。而“不负”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深知自己辜负了妻子的信任和期待,因此深感自责和懊悔。
尾联再次强调了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离世后的痛心和不舍。这一结尾既呼应了前文的情感表达,又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哀婉和悲怆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