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岁岁闭容辉,一出榆关便不归。
不为无金买图画,至今谁更识明妃。
注释:
明妃:指王昭君。
深宫岁岁闭容辉:深宫内的女子一年年地锁着容颜不让其光辉外露。
榆关:即山海关,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古代以东为阳,以西为阴,所以把山海关以北称为“关内”,以南称为“关外”。诗人在这里指的是远离故土的北方。
便不归:就不回来了。
不为无金买图画:不是没有金钱可以购买画卷来描绘自己的美貌。
至今谁更识明妃:到现在还有人能够认出昭君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诗,表达了作者对昭君的怀念之情。
首句“深宫岁岁闭容辉”,写深宫之中的女子每年都会锁住自己的容颜不让其光辉外露。这是对昭君的一种赞美,因为昭君出塞后,虽然失去了自由,但她却以国家的荣誉和人民的安宁为己任,这种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赞扬。
第二句“一出榆关便不归”,写昭君离开深宫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这是对昭君的一种同情,因为她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地方,被迫嫁给了匈奴人。这种离家出走的生活对她来说是一种痛苦和煎熬,但为了国家的和平稳定,她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安排。
第三句“不为无金买图画”,写昭君之所以被人们所认识,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因为她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这是一种讽刺,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美貌并不被看重,她们的价值在于她们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而昭君却被赋予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品质,成为了一个受人尊重的贤女形象。
最后一句“至今谁更识明妃”,则是对昭君命运的感慨。虽然她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她却无法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认同。这种孤独和无助感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咏叹明妃王昭君的一生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心。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情感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