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双鬓己萧萧,髀肉于今亦渐销。
充隐不须栽薜荔,漫藏何用覆芭蕉。
才人胜事归梁苑,高士新篇在灞桥。
试问鸱夷随梗泛,何如吴市好吹箫。

诗名:《早春杂咏初四日偕家巢薇同作 其十七 二萧》

镜中双鬓己萧萧,髀肉于今亦渐销。

这首诗是清·吴绮所作的《早春杂咏初四日偕家巢薇同作》的其中一部分,全诗共有八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感慨。

诗中“镜中双鬓已萧萧”描绘了诗人对自己两鬓斑白的形象描写,暗示着年岁的增长和时光的无情。而“髀肉于今亦渐消”则通过身体的变化来反映生活的变迁和身体的衰老。这种变化不仅指肉体上的变化,也隐喻了心灵和精神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充隐不须栽薜荔,漫藏何用覆芭蕉。”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隐居并不需要种植薜荔或覆盖芭蕉,而是要有一颗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心。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才人胜事归梁苑”,这里提到的“梁苑”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某个文学创作地或是文化中心,诗人通过提到才子们的胜事,强调了才华与成就在文化艺术中的价值。

“高士新篇在灞桥”,则是指那些追求高洁品格和文化修养的人,他们的新作品在灞桥(一处古代地名,常作为文人雅集之地)得以展现。这既是对那些文学创作者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文化追求。

“试问鸱夷随梗泛,何如吴市好吹箫。”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比较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这里的“鸱夷”可能是指一个装有财物的囊袋,象征着财富;而“吴市”则可能代表了一个繁华的市场或都市。通过比较,诗人似乎在思考,是否应该像那些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人们一样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和快乐,还是应该选择更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岁月、自然、社会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诗作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同时也传达出对和谐、平衡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