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家拟向五湖东,荏苒年华付断蓬。
独卧敢希高士雪,远游空忆大王风。
心随芳草三春后,身老垂杨六代中。
惆怅鸣琴长在箧,谁能挥手送归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词的内容。“浮家拟向五湖东,荏苒年华付断蓬”意思是说打算到五湖中去泛家舟,年华已逝像断蓬随风飘荡。这里用“五湖”泛指西湖,“浮家”指游山玩水,“荏苒年华付断蓬”意谓时光荏苒,人生易老,作者感叹自己年华逝去,正如那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毫无依托。“独卧敢希高士雪,远游空忆大王风”意思是说独自一人躺在床上不敢企望得到隐士的雪,而远方出游又空怀念着汉魏六朝时的帝王之风。“高士”即隐士,“大王”指六朝帝王。这里以隐士自比,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心随芳草三春后,身老垂杨六代中”意思是说心中随着春天的芳草而萌动,却已经人老珠黄。“身老”是说自己年纪大了,“垂杨”指杨柳树。这里写出了自己在岁月流逝中衰老的过程。“惆怅鸣琴长在箧,谁能挥手送归鸿”意思是说可惜那把弹琴的鸣筝长留在箱子里,而那大雁却只能飞走。“长在箧”指鸣筝一直保存在箱匣之中,“归鸿”指远行的鸿雁。这句的意思是说可惜自己的鸣筝长留在箱匣之中,而那大雁却只能飞走;诗人希望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却又不知怎样才能去实现它,因此感到十分惆怅。最后两句写自己渴望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又不知怎样才能去实现。
【答案】
译文:
我想到要像五湖的游子那样泛舟漫游,可年华已逝像断蓬随风飘荡。独自一人躺在床上不敢企望得到隐士的雪,而远方出游又空怀念着汉魏六朝时的帝王之风。心中随着春天的芳草而萌动,却已经人老珠黄。可惜那把弹琴的鸣筝长留在箱匣之中,而那大雁却只能飞走。怅然地想到,谁又能挥一挥手送归鸿呢?赏析:
《次感怀》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所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首句“浮家拟向五湖东”,诗人以五湖泛舟为喻,表明自己有远离尘嚣、追求自由的愿望。五湖泛舟意味着摆脱官场束缚,追求精神自由,体现了诗人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荏苒年华付断蓬”,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断蓬是指随风飘荡的蓬草,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脆弱。诗人感叹自己年华逝去,就像那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毫无依托。
第三、四句中,诗人通过自比的方式,表达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人将自己比作高士,希望得到隐士的雪(清白之志)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同时,又以大王之风来比喻自己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现实中的他只能空怀壮志,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五、六句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力感。诗人感叹自己心中的鸣筝长留箱匣中,而大雁只能远去。这既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的生活和未来的渴望。
最后两句中,诗人以“谁能挥手送归鸿”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于如何实现理想的困惑和迷茫。这里的“挥手送归鸿”寓意着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暗示着他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热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体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理想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