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鹤空传支道林,法螺庵下路重寻。
山花容易成开落,岭树萧森自古今。
百丈寒泉高士梦,十年春雨故人心。
独嫌罗绮当三月,瓢笠空怜入未深。
诗句输出:
养鹤空传支道林,法螺庵下路重寻。
山花容易成开落,岭树萧森自古今。
百丈寒泉高士梦,十年春雨故人心。
独嫌罗绮当三月,瓢笠空怜入未深。
译文输出:
我听说支道林喜欢养鹤,于是他在岇山上修建了一个法螺庵,在那里他经常漫步寻找那些被剪短翅膀的小鹤。然而,这些鹤却无法再飞翔了,它们只能低头看着自己的翅膀低垂着头,这让我想起了它们曾经的懊丧。
山花总是轻易地盛开又凋零,而那些古木则永远坚守着自己的位置,无论春夏秋冬。这种自然的变化让我想起了那些高士们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
百丈的高僧在寒泉旁度过他的一生,他的梦想和情感都深深地埋藏在这片土地上。而我在春天里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感受着故人心的温度。
我却独自偏爱那种被罗绮装点的三月,那种被风吹动的瓢笠和深深的山林让我深深感受到自然的美。但我也感到惋惜,因为我不能深入那片未知的山林,去体验那份深深的孤独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支硎山的自然风光以及高僧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支道林”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高僧,他不仅在佛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生活中也有着丰富的情感。而“法螺庵”则代表了他的精神家园,是他与世隔绝、追求内心平静的地方。通过对支道林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山花、古木、高僧等元素,展示了大自然的无常和永恒,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