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具六翮,一线出儿童。
逞势将凌汉,凭虚但藉风。
天高孤哨响,星小一灯红。
只恐罡飙发,飘零欲坠空。
注释:
何曾具有六翅,只有一线飞出儿童。
逞势欲与云天比高低,凭虚只依靠风力。
天空高远孤哨响,星星微小一盏灯红。
只恐怕罡风起,飘零欲坠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风筝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风筝的形状、飞行方式和环境来表达他对风筝的情感和态度。
首句“何曾具有六翮”表达了风筝没有翅膀,只有一根线。这里的“六翮”是对“六翅”的谐音,暗示了风筝的简陋。
第二句“一线出儿童”则描绘了风筝的飞行方式。风筝只有一根线,只能从儿童手中飞出。这里的“儿童”可能是指放飞风筝的人,也可能是指风筝本身,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
第三句“逞势将凌汉”描绘了风筝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它试图与天空中的云层比高低,展现了风筝的勇敢和自信。
第四句“凭虚但藉风”则描绘了风筝的飞行方式。它只是依靠风力来飞行,无法自主控制方向。
第五句“天高孤哨响”描绘了风筝在高空中的情景。它在空中发出的声音,犹如一支孤独的哨音。
第六句“星小一灯红”则是描绘了夜空中星星的明亮和微弱的灯光。这里的“一灯红”可能指的是风筝上的彩带或装饰,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最后一句“只恐罡飙发”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可能的危险的担忧。这里的“罡飙”可能是狂风的意思,预示着风筝可能会遭遇危险。
整首诗通过描绘风筝的形状、飞行方式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风筝的喜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