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名泉注,奔流向此间。
云飞千尺涧,雪溅六朝山。
迅急欲何似,琤琮知未闲。
独来尝倚杖,清听不知还。

这首诗是明代杨慎的《寄畅园杂咏·其六》。杨慎(1488-1559),字升庵,自号青莲居士、博南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在明朝嘉靖年间曾任翰林院编修,因触怒严嵩及其党羽而被贬谪云南永昌卫。后来他得以返回四川故乡,在宜宾创办了“南词馆”,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洒脱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绝顶名泉注,奔流向此间。
注释:山顶上的名泉水流向下流淌到这个地方。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绝顶”指的是山的最高处,”名泉”指的是著名的泉水,”注”则是指水流下来。整句诗通过“绝顶”和“流水”这两个词,展现了一幅山水交汇的画面。

云飞千尺涧,雪溅六朝山。
注释:云雾缭绕在千尺高的山涧中,雪花飞溅在六朝时期的山峰上。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云雾缭绕和雪花纷飞的景色。“云飞”形象地描绘了云雾在山涧中的流动状态,“千尺涧”则指山涧的高深。而“雪溅”则生动地表现了雪花落在山峰上的情景,这里的“六朝山”指的是历史上的六朝时期,即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区。

迅急欲何似,琤琮知未闲。
注释:泉水急速流淌,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溪流的声响清脆悠扬,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喧嚣。
赏析: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来描绘泉水的不同状态。前一句“迅急欲何似”表达了泉水的急速流淌给人带来的冲击感,而后一句“琤琮知未闲”则是对泉水声音的描述,强调了泉水虽急却并不显得喧闹的特点。这种写法既突出了泉水的特性,又增添了艺术的表现力。

独来尝倚杖,清听不知还。
注释:独自来到这幽静的地方,依靠着拐杖聆听泉水的声音,但听到的只是潺潺的水声,并没有其他的声音。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宁静的环境中独自聆听自然之声的场景。“独来”表明了这个人是在独自前来,“倚杖”则表现出了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倾听。最后一句“清听不知还”则进一步强调了他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感受,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整句诗通过对泉水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