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室临平楚,闲来遂远情。
城连秋岭绿,江涌夕阳明。
群动浮烟色,孤怀坐磬声。
自怜随世役,终日困尘缨。
【注释】
- 立秋日:古代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因此以“秋”字表示。小饮:饮酒。吴山:指今江苏苏州市的西郊,有著名的虎丘、灵岩、天平、金鸡等名胜古迹。2. 道室(dào shì):指道士的居处或修行之处。临平楚:临平是今浙江平湖县的别称,楚在春秋时期为国名,这里泛指江南地区。3. 闲来遂远情:闲暇之时便远离尘嚣,去访友寻幽。4. 城连秋岭绿:城墙和秋天的山岭相连,显得格外清新。5. 江涌夕阳明:江水在夕阳下波光粼粼,十分耀眼。6. 群动浮烟色:各种动物的影子在烟雾中漂浮,如游丝般轻盈。7. 孤怀坐磬声:独自心怀,静听击磬的清音。8. 自怜随世役:自叹自己总是被世俗所驱使。9. 终日困尘缨(yīnɡ):整天被尘土所困扰,衣冠不洁。10. 缨:帽缨,指帽子上的装饰品。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秋,杜甫在吴越一带辗转流离之际所作。
首句“道室临平楚”,道室即道观,指诗人的住处;“临平楚”是说诗人居处附近是一片平原,与楚地相邻。这两句是写诗人居处附近地势的特点,并由此引出下文。
“闲来遂远情”,意谓在闲暇无事的时候,就想到远离尘嚣的地方去寻找情趣。“遂”,即顺从之意。这两句是写诗人因思及隐居生活而产生向往之情。
三、四两句描写环境,“城连秋岭绿”、“江涌夕阳明”都是点染之笔,把读者的视线带到了城外,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城外秋色苍苍,远处的山峦被秋色笼罩着呈现出一片绿色,近处的江水在夕阳的辉映下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
五、六两句写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色时的心境。“群动浮烟色”、“孤怀坐磬声”,是诗人眼中所见、耳中所闻。“群动”二字写出了众多动物影影绰绰地在烟雾中飘荡,“浮烟色”既写出雾气缥缈的景象,又写出了雾气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孤怀”二字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坐磬声”是说诗人在静静地坐着,聆听着磬的声音,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七、八两句写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色时的心境。“自怜随世役”、“终日困尘缨”是诗人心中的真实感受。“自怜”是说诗人感到自己总是被世俗所驱使,不能摆脱困境,只能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终日困尘缨”则是说整天都被尘土所困扰,衣冠不洁,无法摆脱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