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桧何年尽,荒祠此尚存。
名成三字狱,家破两朝恩。
俎豆秋携奠,旌旗夜返魂。
谁知千古事,惆怅不堪论。
诗句释义:
- “老桧何年尽,荒祠此尚存。” - 描述的是一棵古老的柏树已不复存在,但一个荒废的祠堂仍然存在。
- “名成三字狱,家破两朝恩。” - 指岳飞的名字成为了“莫须有”的罪名(三字狱),家庭因此遭受了两次朝代的不公待遇(两朝恩)。
- “俎豆秋携奠,旌旗夜返魂。” - 描述了在秋日祭奠时,人们带着祭祀用的器具和食物;而在夜晚,士兵们归来,仿佛带回了灵魂。
- “谁知千古事,惆怅不堪论。” - 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无知和无法言说的情感。
译文:
在古柏的见证下,荒废的祠堂依然存在。
岳飞的名誉因“莫须有”而毁于一旦,家族也承受了两朝的冤屈。
秋天携带祭祀用品来祭奠,夜晚士兵们带着荣耀归来。
我们如何知晓千年后的历史,心中满是悲伤难以述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讽刺的手法,深刻地描绘了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岳飞被陷害致死的历史悲剧。首句以“老桧何年尽,荒祠此尚存”开篇,不仅表现了历史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也暗示了后人对这些历史的无知和遗忘。接着通过“名成三字狱,家破两朝恩”,诗人揭示了岳飞一生的不幸遭遇及其家族受到的不公待遇,展现了其忠烈之名背后的深重冤屈。第三句“俎豆秋携奠,旌旗夜返魂”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一句“谁知千古事,惆怅不堪论”更是将这种历史悲剧上升到了无法言说、令人感慨的程度。
这首诗通过对岳飞墓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正义的渴望以及对民族英雄的深切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真相被埋没的无奈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