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朝来过,晴烟送夕阳。
疏窗横乱帙,高笛倚胡床。
庭树摇残滴,瓶花落细香。
所怀曾不见,别思绕鱼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此题的考点为鉴赏诗词内容。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其思想情感。最后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急雨朝来过,晴烟送夕阳。”意思是:急雨早晨来临,晴烟将夕阳送走。
译文:早上起来时,一场急雨刚刚过去,天空中的云气还带着雨珠,远处山头被余晖映红。
注释:朝阳初升的时候有急雨落下;晚霞消失后,余晖把山峦染得通红。
赏析:诗人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上句写日出时分雨刚过,晨曦微露,下句写傍晚时分余晖满天,夕阳西下。两景相对照,更显得景色迷人。
“疏窗横乱帙,高笛倚胡床。”意思是:窗台上散乱地堆放着几卷书籍,靠在胡床上吹奏起高亢的笛声。
译文:窗户敞开,堆满了书卷,我靠在胡床上吹起了高亢的笛声。
注释:乱帙:杂乱的书卷。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赏析:诗人在闲居生活中,常以读书、听乐自娱。此处写自己悠然自得之态,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
“庭树摇残滴,瓶花落细香。”意思是:院子里的树摇动着枝叶,好像在挽留那即将飘落的雨滴。瓶中花朵凋零落去,香气却袅袅上升。
译文:院中的树枝摇曳,好像舍不得雨水洒落下来;瓶里的鲜花凋谢了,却留下阵阵幽香。
注释:摇:摇曳。
赏析:这两句描写庭院景象,通过“摇”与“落”两个动作的对比,突出了春雨的细密与绵长。而“残”与“细”,则又点出了细雨的轻柔,以及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所怀曾不见,别思绕鱼梁。”意思是:我思念的人儿始终没有出现,相思之情如同鱼儿游动的轨迹一样缠绕着我。
译文:我所思念的人儿始终没有出现,我的愁绪就像游动的鱼儿一样缠绕在我的身边。
注释:所怀:指心中所想之人,即所怀念的女子。鱼梁:水边小堤,用以捕鱼或晒鱼的竹制支架。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里抒发了自己因得不到心上人而感到的孤寂和惆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答案】
急雨朝来过,晴烟送夕阳。(《长椿夏日次芝麓先生杂咏二十首》其十一)
清晨,一场急雨刚刚过去,天空中的云气还带着雨珠,远处山头被余晖映红;傍晚时分,余晖把山峦染得通红。
(注释:朝阳初升的时候有急雨落下;晚霞消失后,余晖把山峦染得通红。)
疏窗横乱帙,高笛倚胡床。(《长椿夏日次芝麓先生杂咏二十首》其十一)
窗户敞开,堆满了书卷,我靠在胡床上吹起了高亢的笛声;院中小树摇曳着枝丫,仿佛是在挽留着即将飘落的雨滴;瓶中的鲜花凋零落去,但香气依然弥漫在空中;我思念的人儿始终没有出现,我的愁绪就像鱼儿游动的轨迹一样缠绕着我。(注释:乱帙:杂乱的书卷。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译文:窗外阳光明媚,书卷随意摆放;胡床上坐着,我吹奏起高亢的笛声。)
(注释:乱帙:杂乱的书卷。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译文)院子里的小树摇摆不定,像是在挽留那些即将落下的雨滴;瓶中的花儿凋零了,却留下阵阵清香;我所思念的人儿始终没有出现,我的愁思就像鱼儿游动的轨迹一般缠绕在心头。(注释:摇: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