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易辞车马,乘闲得任真。
坐思千载事,长爱百年人。
白月留僧定,青山恕客贫。
可怜沧海里,吾已见扬尘。
【注释】:
长椿夏日次芝麓先生杂咏二十首 其六
未易辞车马,乘闲得任真。
坐思千载事,长爱百年人。
白月留僧定,青山恕客贫。
可怜沧海里,吾已见扬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五言律诗。诗人在夏日闲居,与友人芝麓先生相聚,共赏山水,吟咏风月。全诗意境清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联“未易辞车马,乘闲得任真。”意为:难以推辞车马的邀请,闲暇时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宁静。这里的“任真”指的是任凭自然,不拘泥于世俗,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
颔联“坐思千载事,长爱百年人。”意为:坐着思考千年的历史,长久地爱护百年的人们。这里的“千载事”指的是千年的历史变迁,而“百年人”则是指那些与自己有深厚情感联系的人。诗人通过思考千年的往事,表达出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他也关心着那些与他有着深厚情感联系的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颈联“白月留僧定,青山恕客贫。”意为:明月陪伴着僧人的静坐,青山宽恕了客人的贫穷。这里以明月和青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明月象征着清辉和宁静,它陪伴着僧人的静坐,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而青山则是大自然的象征,它宽恕了客人的贫穷,让客人能够在山间感受到自然的恩赐和宁静。
尾联“可怜沧海里,吾已见扬尘。”意为:可惜我在沧海之中,已经看到飞扬的尘土。这里的“沧海”指的是大海,而“扬尘”则是指飞扬的尘土。诗人用沧海中的尘土来比喻自己的存在,表达了一种孤独、无奈的情感。他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可能微不足道,如同沧海中的一粒尘埃,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愿随波逐流。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优美,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味,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