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食亦偶然,一饭何足道。
针砭英雄人,为德不望报。
王孙师其意,矜伐祸宁召。
我来淮阴里,怀古一凭吊。
贤母风渺然,荒祠叹欹倒。
惟见淮水清,东风长浩浩。
【注释】
漂母:指韩信的母亲。乞食:讨饭。针砭:批评、劝诫。王孙:贵族或高官。矜伐:夸耀。宁:难道。来:来到。淮水:指淮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淮安时所作,诗人借凭吊淮阴漂母祠一事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首句“乞食亦偶然”,表明韩信乞食并非偶然之事。这一句看似平淡,却暗含深意。韩信之所以能从一个贫苦的农家子弟成为汉初三杰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而这一切,正是源于他的坎坷经历和不懈努力。因此,“乞食”二字不仅揭示了韩信人生的转折点,也暗示了他未来的辉煌成就。
第二句“一饭何足道”,则进一步强调了韩信与普通百姓的区别。他认为,即使是普通人之间的相互帮助也不应该过分计较,更不应该因此而产生优越感或嫉妒心理。这种观点既体现了他对人性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
第三句“针砭英雄人,为德不望报”。此句是对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的评价。他们认为,虽然这些英雄们在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往往只注重个人荣誉和地位,而忽视了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这种态度不仅损害了他们的形象,也影响了后世对他们的评价。
第四句“王孙师其意,矜伐祸宁召”。“王孙”指的是贵族或高官,他们往往喜欢炫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并以此来吸引他人的目光和羡慕。而这种行为往往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甚至可能导致灾祸的发生。因此,诗人劝告这些王孙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过于炫耀自己,以免引来祸端。
第五句“我来淮阴里,怀古一凭吊”。这句话中的“淮阴里”是指古代的淮阴地区,即今天的淮安市一带。诗人来到这个曾经发生过战争的地方,不禁想起那些英勇的历史人物和他们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在这里,他不仅感叹历史的变迁,也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敬仰之情。
第六句“贤母风渺然,荒祠叹欹倒”。这里提到的“贤母”指的是韩信的母亲漂母。由于韩信早年家境贫寒,曾受母亲漂母的照顾和支持。如今看到这座荒废的祠堂,不禁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和世事的沧桑。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忆和感慨。
最后一句“惟见淮水清,东风长浩浩”。诗人站在淮河边上,望着清澈的河水和吹拂而来的春风,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索。他知道,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当下的幸福时光,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