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红锁玉楼人,试拂山龙日正春。
愿得圣朝无阙事,不烦纤手号针神。
【注释】
补衮:缝补天子的龙袍。补衮图:指为皇帝修补衣服的御衣匠,也泛称缝补龙袍的御衣匠。
杏花红:形容杏花的颜色。杏花在初春开放,其色如血。锁:用东西套住,这里比喻用红色丝线绣成的图案。
玉楼人:指皇宫中的美人,这里的美人是指御衣匠。
山龙:指龙袍上绣着的山形图案。日正春:指春天天气晴朗。
纤手:细小的手,这里用来比喻缝纫女工。号针神:缝纫女工的巧手艺被称赞为“神”。
【赏析】
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同时表达了对皇家生活的向往和对宫廷女子的赞美之情。
首句“补衮图”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补衮图是指缝补龙袍的御衣匠,而诗中的杏花红、山龙和玉楼人则是对他们工作的生动描绘。杏花红则用来形容杏花的鲜艳色彩,与绣有山形图案的龙袍相映成趣。玉楼人则指的是皇宫中的美人,她们身着华丽的衣裳,美丽动人。
次句“试拂山龙日正春”,则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试拂山龙则表现了御衣匠们精湛的技艺,他们熟练地运用针线将绣好的图案固定在龙袍上。日正春则表明了春天的明媚阳光和温暖的气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感受。
第三句“愿得圣朝无阙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渴望。圣朝则指代皇帝所在的朝代,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没有政治上的失误和错误。无阙事则意味着希望国家能够避免战争和灾害等不幸事件的发生,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末句“不烦纤手号针神”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宫廷女工技艺的赞叹。纤手则指细小的手,在这里比喻宫廷女工的巧手艺。号针神则形容她们的手艺高超绝伦,如同神一般的存在。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她们工作成果的认可,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