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倏已霁,晴云映夕曛。
碧萝翳古松,竹阴生微寒。
散步石涧西,俯首见游鳞。
清泉响愈静,旋流荡遗尘。
我亦能超物,触景情良殷。
徘徊月初上,且邀共清樽。

诗句释义:

  1. 阴雨倏已霁,晴云映夕曛。 - 这两句诗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从阴暗的雨天到晴朗的天空和傍晚的晚霞。”阴雨倏已霁”(突然之间,阴雨已经停止)意味着天气的转变是迅速且出乎意料的。而”晴云映夕曛”(傍晚时分,晴朗的云彩映照着夕阳的余晖)则表达了一种美丽且宁静的景象。

  2. 碧萝翳古松,竹阴生微寒。 - 这两句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细节。“碧萝”(绿色的藤蔓植物)覆盖在古松上,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竹阴生微寒”(竹子的阴影中带着一丝凉意)传达出季节变化带来的微妙感觉。

  3. 散步石涧西,俯首见游鳞。 - 这两句诗描绘了散步的场景和水中生物的出现。“石涧西”指的是一条石头构成的小溪或山涧的西侧,“俯首见游鳞”则形容了低头时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4. 清泉响愈静,旋流荡遗尘。 - 这两句强调了声音和水流的和谐。”清泉响愈静”(清冽的泉水声更加宁静)反映了水声的纯净与平静,而”旋流荡遗尘”(水流旋转带走了尘埃)则描绘了水的清洁功能。

  5. 我亦能超物,触景情良殷。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感受及其情感的深厚。”我亦能超物”(我也能够超越物质世界)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而”触景情良殷”(看到美景就感情深厚)则是对前句的深化,说明诗人对于美景有着深切的情感反应。

  6. 徘徊月初上,且邀共清樽。 -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的行为和意图。”徘徊月初上”(月光缓缓升起)描绘了夜晚的美丽场景,而”且邀共清樽”(邀请朋友一起举杯)则展现了友情和社交的温暖场景。

译文:

阴雨突然停了,晴天下的云朵映着夕阳的余晖,
碧绿的藤蔓遮盖着古老的松树,竹子的影子带来一丝丝凉意,
我在石涧的西边漫步,低头时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
清澈的水声响起,让一切显得更加安静,水流也带走了所有的尘埃,
我也能超越物质的世界,面对美景总是心情澎湃,
我徘徊在这月色渐升的时刻,邀请你一同畅饮美酒。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捕捉到了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雨后初晴的天空、还是溪边的古松和竹子,都充满了生命力和美感。同时,诗人通过观察和体味自然景物,进一步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感悟。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