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结局竟如斯,闻者伤心,见者惨目;
烈士殉身惟不愧,孟曰取义,孔曰成仁。

这首诗的作者是黄遵宪,他在光绪十五年(1889)中进士后,曾担任驻日本使馆参赞,并一度在李鸿章幕府中任职,参与过戊戌变法。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赴日任驻日公使途中。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解释:

原文:
英雄结局竟如斯,闻者伤心,见者惨目;
烈士殉身惟不愧,孟曰取义,孔曰成仁。

译文:
英雄的结局竟然如此凄惨,听到的人为之伤心,看到的人为之流泪;
烈士为了信念而牺牲自己,孟子说是为了道义,孔子说是为了仁德。

关键词注释:

  1. 英雄:在这里指那些为理想、信仰或国家付出生命代价的人。
  2. 结局:指英雄们的最后结果或命运。
  3. 伤心:感到悲伤。通常用来形容听到或看到令人伤感或悲哀的事情时的心情状态。
  4. 惨目:形容看到的情景让人极度痛苦或难以忍受。
  5. 烈士:指为了某种崇高的目的或信念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物。
  6. 取义: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即追求正义或道德的意义。
  7. 成仁:指为了实现某种崇高的理念或目标,不惜以生命作为代价。
  8. 孟曰:指的是孟子,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之一,他强调仁义的道德原则,认为人应当为了道义而牺牲。
  9. 孔曰:指的是孔子,中国古代另一位重要的儒家思想家,他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引用古典哲学思想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哀悼和赞美。诗人指出,英雄们的结局往往是悲惨的,这反映了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和牺牲。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尊敬之情,认为即使面对死亡,他们依然保持着对道义的追求和对仁德的坚持。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价值观,即一个人应当为了更高的道德目标和理念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通过这样的表述,诗人强调了英雄主义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社会和历史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